为推动机关党建工作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度融合,2024年3月,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牵头与重庆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在四川省广安市川渝高竹新区联合组建“川渝共建·机关先行”青年党员先锋队,引导川渝省市机关年轻干部直接联系服务园区、开发区、产业带,建立健全机关年轻干部直通改革一线工作机制。
深化“四下基层”,推动年轻干部“走出去”
搭建工作平台。川渝两地机关工委每年从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税务等涉及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职能部门中,组织青年党员代表开展1~2次示范活动,带动各级机关采取多种形式常态化、长效化组织青年党员开展现场办公、志愿服务、交流培训等活动。推动走进基层。组织机关年轻干部走出办公室,下沉产业园区、生产企业、项目一线,开展政策宣讲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为项目建设、园区发展和企业成长提供方便快捷的政务服务、优质高效的跟踪服务。强化激励约束。一方面,对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单位、优秀志愿服务者加大总结宣传和激励表扬,引导广大年轻干部对标看齐、学习先进;另一方面,要坚持强“三性”、去“四化”,坚决杜绝在服务中搞形式主义、“一阵风”。

2024年3月,四川省和重庆市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商务、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单位)60余名青年党员组成第一批先锋队
构建“四单机制”,提升志愿服务“精准度”
建立完善“园区企业点单、机关工委收单、部门(单位)派单、先锋队接单”的服务运行机制,让“散落”在园区企业的问题诉求集中呈现出来,以定向派单到职能部门、精准派单到先锋队等形式,实现服务基层由“等客上门”到深入基层“精准服务”转变。园区企业点单。广泛收集园区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政策、资源、项目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广泛征集企业职工普遍反映的实际困难,及时了解基层需要提供的惠企利企政策需求。机关工委收单。机关工委对园区企业反映的项目立项、招商引资、财政金融、生态环保、营商环境、基层党建等实际困难和现实问题,及时分类梳理成服务清单。部门(单位)派单。机关工委牵头将服务清单分派给相关职能部门青年党员及时开展志愿服务,研究解决办法、提出对策措施。先锋队接单。以“小分队”“专业队”等形式,采取一人一企、一人多企、多人一企等方式开展精准服务,由所在单位将完成服务清单情况及时反馈机关工委。

川渝高竹新区出入境窗口的青年党员为园区企业职工提供办证服务
推进“四级联动”,增强服务大局“聚合力”
认真落实党管青年工作原则,强化党建带团建,以先锋队为载体,积极指导上级机关与下级机关对口部门、机关与园区、机关与企业、机关与乡镇街道、园区与企业等党(团)组织结对共建,通过活动联办、队伍联训、资源联用等,推进省市机关、县级部门、社区街道、园区企业四级单位联动合作,及时了解掌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项目推进、园区发展、产业培育等存在的具体问题,共谋思路、共商举措,促进党员干部在认识上高度统一、理念上高度融合、行动上高度一致,共同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提高执行力、形成实物量。建队以来,“川渝共建·机关先行”青年党员先锋队组织川渝省市机关和毗邻地区机关青年党员采取多种方式深入园区企业开展志愿服务,累计深入川渝高竹新区1200余人次、推动34件助企发展民生实事落地落实,例如指导川渝高竹新区2家企业争取到“智改数转”专项资金336万元、促成计划投资10亿元的氢能应用装备及动力系统研制基地和新能源车辆运营基地等落地,示范带动川渝两地有关部门成立各类志愿服务队伍1059支、6.5万余名党员参与志愿服务,以帮助园区(企业)纾困解难的实际成效,着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成都海关青年党员先锋队队员指导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
编辑 詹珊珊 审读 柳春晓 二审 邹远先 三审 洪鹏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