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球为引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生态圈,2025“南山杯”预选赛收官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王志明
11-03 21:2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体育赛事,而是一次以羽毛球为语言的“双城对话”。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体育赛事,而是一次以羽毛球为语言的“双城对话”。

11月1日至2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与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京深企业交流活动暨2025“南山杯”京深羽毛球邀请赛在北京超级光合运动空间上演。

来自央企、国企、部委、高校及深圳企业的30支队伍,在球拍的起落之间,共同演绎了一场关于“融合”与“创新”的深度实践,“打”出了京深联动的别样精彩。

羽企同行,搭建京深企业交流新平台

在赛场上,央企代表队的“厚重发力”与高校战队的“轻盈灵动”形成有趣对比,国企的“战术协同”与深企的“敏捷应变”相映成趣。


这些不同风格的碰撞,就像京深城市特质的微观呈现——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稳健底蕴,与深圳作为创新引擎的开拓活力,在羽毛球这一共同语汇中找到了共鸣点。

“能把这么多优秀的企业、机构聚在一起,只有深圳敢想,也只有深圳能做到。”中国国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这样的比赛形式非常好。国新基金与深圳的渊源颇深,深圳更是基金投资机构项目开发的重中之重。在他看来,赛事形式新颖高效,充分体现了深圳创新、专业、开放、包容的城市特质。

作为赛事的重要组织力量,南山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积极推动辖区企业参与本次京深企业交流活动,共组织6家企业参赛,其中,腾讯计算机、中国电子、中交三公局、阳光保险、神州数码等5家南山企业代表队凭借出色发挥成功晋级决赛。不仅体现了南山企业扎实的体育竞技水平,更展现出南山政企携手“走出去”、以体育为平台拓展南北合作网络的积极姿态。



在预选赛中成功晋级的16支队伍将在总决赛中迎来更广阔的平台。届时,品牌展览、主题洽谈会等环节将进一步放大赛事价值,推动合作从“意向”走向“实质”。这种“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正在重新定义区域合作的边界与可能性。

作为赛事主办方,深圳市驻京办和南山区政府精心筹办本次赛事,链接北京部委、高校、央企与深圳企业、在京学子,推动业务对接与资源流动。本次活动也是驻京办央企联络服务站与学子驿站挂牌以来的重要服务举措。

南山区在此次活动中更是展现了其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独特价值。现场展示的“14+7”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不仅是产业实力的展示,更是创新生态的呈现。

当北京的科研底蕴遇见深圳的产业转化能力,当央企的资源优势对接南山的创新前沿技术,京深联动正在催生“1+1>2”的系统效应。

从“竞技场”到“融合场”,赛事背后的战略逻辑

本次预选赛采用的产业领域分组机制,实现了“以赛促链”的巧妙设计。同领域企业在竞技中增进了解,在交流中发现合作契机。赛事间隙的茶歇区,成为资源精准对接的“非正式谈判桌”。

在这里,一场混合双打的时间,可能促成一笔未来合作;一次网前小球的切磋,或许开启一段创新协同。

在京深企代表,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共有7名队员上场,在预选赛中拿到了不错的成绩。“我们公司进入北京已经20年了,这次活动让我们在轻松氛围中‘以球会友’,与各方交流更顺畅、更深入。”他补充,“赛后我们完全可以延续这份默契,创造更多交流机会。这样的跨界联动,希望越多越好。”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南山杯”的意义超越了体育本身。它通过羽毛球这一载体,搭建起京深两地要素流动的“柔性通道”,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践样本。在这里,每一次挥拍都在编织京深联动的网络,每一场比赛都在丰富区域协同的内涵。


赛事虽已暂告段落,但京深合作的新篇章刚刚开启。晋级队伍将会师总决赛,届时,品牌展览、主题洽谈等环节将进一步延伸平台效能,推动合作从“意向”走向“实质”。

这场以球为媒的双城对话,正在编织出一张京深联动的资源网络。让我们共同期待总决赛,见证更多精彩瞬间,期待更多“神仙配合”!

(本文由受访者供图)

编辑 张克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刘思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王志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