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日火炬传递路线前海段,沿途展演区里一群活力满满的“醒狮娃”成为了现场最吸睛的存在。他们身着校服,手持醒狮道具,动作整齐划一,用灵动的醒狮表演,为火炬传递增添了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也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少年们的蓬勃朝气。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群“醒狮娃”来自深圳市宝安区下十围小学,该校是传统文化特色学校。据学校学生发展处负责人卓晖介绍,学校所在区域的“福永醒狮”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传承这份文化瑰宝,学校积极开展醒狮文化教育,目前已有1800名学生学习了醒狮操。此次火炬传递迎接仪式筹备期间,组委会特意联系到学校,希望能通过醒狮表演为活动助力。最终,学校从1800名掌握醒狮操的学生中精心挑选出60名优秀代表,组成了这支展演队伍。
卓晖表示,能参与这次火炬传递展演活动,对学校和孩子们而言意义重大。其表示:“全运会承载着一座城市的荣耀,而孩子们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在迎接火炬手的过程中,也将传承传统文化的‘火炬’接力下去,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此次“醒狮娃”们表演的主题为“未来欢迎式”,既表达了对火炬传递的热烈欢迎,也寄托了对传统文化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
在现场,来自该校五年级的11岁“醒狮娃”苏襄墨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我觉得醒狮操和全运会息息相关。全运会提倡强身健体,醒狮操也让我们更强壮。两者融合在一起,既传播了非遗,又契合了全运精神,十分有意义。”
为了备战此次表演,苏襄墨每天下午都要进行排练。“日复一日地排练,才能让我们今天有这么好的状态。”苏襄墨坦言,自己四年前第一次接触醒狮操,如今站上这样重要的舞台,内心满是开心与荣耀。在他看来,学习醒狮操不仅让自己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培养了勇气与智慧,更让他养成了积极乐观的心态,“我希望我们都能天天开心,快快乐乐有朝气地生活”。当看到火炬手手持火炬奔跑而过时,苏襄墨难掩内心的激动:“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特别激情、特别热血,心好像也要跟着火炬手一起奔跑,我要是一名参加全运会的运动员那该多好。”
火炬传递落下帷幕,但是“醒狮娃”们的精彩表演深深印在火炬手及观众心中。他们用稚嫩却坚定的身影,诠释着非遗的传承力量,也用蓬勃的热情,为全运会注入了青春活力,让传统文化与体育精神在这一刻完美交融。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郑丽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