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三联人文城市奖出炉 南山“百校焕新”行动斩获城市创新奖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王志明 受访者供图
11-02 18:4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1月1日晚,第三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盛典在成都西村大院举行。会上,正式宣布了公共空间奖、建筑贡献奖和城市创新奖等六大奖项,其中深圳南山百校焕新行动喜获城市创新奖。

11月1日晚,第三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盛典在成都西村大院举行。会上宣布了公共空间奖、建筑贡献奖和城市创新奖等六大奖项,其中深圳南山“百校焕新”行动喜获城市创新奖。

今年的第三届人文城市奖以“故事剧场”为主题,希望在剧场这一隐喻中重新理解城市:在空间的集合之外,城市更是一场关于公共生活、情感共鸣与时代想象的戏剧故事持续上演。在中国城市更新进入新阶段的当下,“故事剧场”提出了一个根本的问题:当我们谈论城市时,我们究竟在讲述怎样的故事,又是谁在讲述?

本届人文城市奖设立五个子奖项——公共空间奖、建筑贡献奖、社区营造奖、生态友好奖、城市创新奖,以及一个组委会特别奖,以表彰那些在创新城市形态、促进公共生活、重建社会信任与文化认同方面具有代表意义的项目。

与往届不同,今年的人文城市奖在评选体系上做出了新的拓展,首次以在地、融合、创新、可持续四个维度勾勒出面向未来的城市价值坐标。

本次城市创新奖的获奖理由:城市创新,需要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引领,但更需要同样非凡的勇毅和韧性来支撑。而深圳南山“百校焕新”行动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精神。

历时三年完成逾150万平方米建筑改造,惠及143所中小学和幼儿园、近15万少年儿童的深圳南山百校焕新行动,不仅意味着校园环境的创新升级,以及设计组织的创新探索,更是对既定模式下城市空间建设和管理局限的大胆挑战与突破。

南山百校焕新行动,是对“敢为天下先”最具代表性的当代诠释,并通过对校园空间的大面积创造性更新,将这座城市无所畏惧的创新精神,在潜移默化间进行代际传承。

终审团成员、MAD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马岩松,以及初审团成员、瀚和文化创始人、大地艺术节中国计划发起人孙倩,为获奖项目颁奖。

“感谢三联人文城市奖组委会与各位评委。这份荣誉属于所有的“百校焕新”同行者。特别感谢每一位始终在场的积极参与者,是你们的智慧、勇气与坚持,让改变发生。”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三级调研员、深圳南山“百校焕新”总策划人周红玫表示,在“百校焕新”实践中,深圳探索出了一条跨学科、跨部门、跨利益群体的共治路径。

“特别期待这套从深圳生长出来的创新理念和方法论,能够激励更多的城市管理者和公共管理者能够投入到更激烈的城市现场——比如我目前特别关注的保障房、社会住宅、公共医疗、社区养老等领域,希望我们能够继续回应每一个市民对尊严生活和人文城市的真实期待。”周红玫说道。

据了解,从2022年起,南山区委、区政府启动“百校焕新”工程,区建筑工务署联合区教育局等部门,邀请海内外46组建筑师团队参与设计,改造143所老旧校园。

143所校园的华丽蝶变,正是南山区将“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殷殷嘱托落到实处的鲜活注脚——当孩子们乘坐在“百校焕新”精心打造的教育“专线”上,不仅能看到沿途风景,更能奔向灿烂未来。

据统计,“百校焕新”已然从纸上规划变为美好现实,同时也斩获多项荣誉:AEEDA亚洲教育环境设计奖、2024卷宗Wallpaper年度城市特别表彰奖、深圳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二等奖、AR新锐建筑奖优胜奖,每一份荣誉都印证着项目的品质与初心。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袁斯茹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王志明 受访者供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