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地方媒体总编辑看无锡|古街新生,渐进式更新酿出紫砂文旅新香

现代快报
10-31 20:11
摘要

10月31日下午,2025全国地方媒体总编辑看无锡活动走进蜀山古南街。

10月31日下午,2025全国地方媒体总编辑看无锡活动走进蜀山古南街。在“蠡河涛声”文化空间前,媒体团踩着明清古街的石板路,看紫砂艺人当庭制壶,这座斩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保护大奖的古街区,正用“不拆真古迹、不搬原住民”的智慧,演绎着无锡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

“传统大拆大改会抽走老街灵魂。”丁蜀镇工作人员指着墙上的改造前后对比图介绍。2015年启动修复时,面对13.15万平方米街区内复杂的私房产权,当地放弃“一刀切”模式,联合东南大学团队开展20年持续研究,通过50余场居民座谈会、签署“街规民约”等方式凝聚共识,最终敲定“示范引领+自主更新”的渐进方案。

在张家老宅改造现场,王建国院士领衔设计的“样板间”吸引了媒体成员们的目光。这种“菜单式改造”让居民可按需选择,带动70余户原住民自发修缮房屋。“政府改公共设施,我们整自家门面,老窑工的房子现在成了打卡点。”古街上的一名老住户道出了“政府引导、居民参与”模式的温度。截至2024年,街区已完成10处示范工程,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20余项荣誉,更摘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

“紫砂作坊旁开咖啡店,老茶铺里办艺术展”成为古街新风景。在青草美术馆,清华大学美院师生打造的“一间房美术馆”正举办克里斯托与珍妮大地艺术签名文献展;不远处的半山小馆里,年轻人边品咖啡边看紫砂直播,而边熹海鲜姿造、五树六花等特色餐饮,让老街烟火气更浓。

连续三年举办的“丁蜀国际咖啡陶瓷文化艺术周”更是引爆热度,全国咖啡大赛与紫砂市集相映成趣,2024年吸引超20万游客,陶都118号“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也借此促成12场文化交流活动。“老产业搭上新业态,千米老街成了紫砂文化的活展台。”随行的工作人员介绍,古街年营业额已突破3000万元。

展示墙上的政策图谱揭示了古街新生的底气。今年8月,无锡市发布《无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5—2035年)》,将“传承千年文脉、构建保护传承体系”“协同保护与发展,实现文化荣城”作为保护目标,在坚持真实性、完整性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延续生活氛围的同时,也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参与、多种改造发展模式。鼓励开展小规模、渐进式整治,增加公共开放空间,补足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提升综合防灾水平,并彰显地区文化特色。

这种“保护 + 产业”的思路正形成集群效应:周边陶二厂文化街区、黄龙山矿址公园联动发展,2024年丁蜀镇紫砂文旅收入突破15亿元。如今,古街尽头的蜀山窑群遗址与新建的文创工坊轮廓交融。这条流淌着600年紫砂文脉的老街,正以渐进式更新的智慧,为无锡文旅融合注入持久动力。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伊诺 二审 关越 三审 刘思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