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地方媒体总编辑看无锡|从宜兴陶瓷博物馆焕新,看城市文明的当代传承

现代快报
10-31 20:10
摘要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10月31日午后,2025全国地方媒体总编辑看无锡活动走进宜兴陶瓷博物馆。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10月31日午后,2025全国地方媒体总编辑看无锡活动走进宜兴陶瓷博物馆。这座藏于丁蜀镇仙鹤山麓的博物馆,以“承载历史、传承文明、展示艺术、弘扬文化、融入行业、持续发展”的办馆方针为纲,在7300年陶瓷文脉与现代智慧中,勾勒出无锡文化开放发展的鲜活图景。

“从新石器时期的粗陶到明清紫砂,这里藏着陶都的文明密码。”在陶瓷历史馆,原馆长周小东向大家介绍展柜中的新石器时期平底釜。馆内1.5万件藏品构成完整脉络,商周原始青瓷的纹饰优美,顾景舟的“汉云壶”线条简练,30多个国家的陶瓷珍品见证文明交融,9件/套国家一级文物更堪称国之瑰宝。

“每一件文物都是活的历史。”宜兴陶瓷博物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朱轩林透露,依托《江苏省保障和促进宜兴陶瓷高质量发展条例》的支持,博物馆建立数字化档案库,对107件/套定级文物实施精细化保护,去年推出的“全景数字陶博馆”已吸引超50万人次线上参观,让千年窑火突破时空限制。

在陶博非遗体验基地里,许多亲子家庭正跟着非遗传承人揉捏紫砂泥;智慧票务系统前,游客扫码即可预约入馆与讲解服务。这座无锡唯一的省级智慧旅游景区,正让文化传承更接地气。“我们打破‘看展为主’的传统,打造‘参观+体验+消费’的闭环。”朱轩林展示的年度数据显示,非遗体验基地月均服务游客600多人,其中公益活动覆盖社区居民、学生群体超400人,团队定制课程合作企业及学校达15家。馆内“陶泊空间”开发文创产品10余种,如“紫砂五福杯”“紫砂足球雪糕”“陶元素冰箱贴”等产品成为网红爆款,“汉瓦杯”更与国博、故宫文创一同入围2024全国文创终选,年度销售额已突破30万元。

作为“人才兴馆”的核心载体,馆内通过举办“陶博讲堂”“非遗公开课”等品牌活动,多年来邀请诸位专家、教授、陶瓷文化学者为宜兴本土陶艺人才与陶文化爱好者授课,主题涉及文化、工艺、材质、创意等多个领域,为宜兴陶艺人才专业素质提升提供有力支撑,赢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在交流成果墙前,“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华文化海外交流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等牌匾格外醒目。近年来,博物馆已举办10余场国际学术研讨会,与多个国家及国内地区的博物馆建立合作,接待境外游客超15万人次。

这种开放基因正融入地方发展:依托丁蜀镇陶文旅服务平台小程序,博物馆与周边窑址公园、大师工坊形成联动,带动宜兴陶瓷产业营收年均增长12%。相关工作人员补充:“这里既是文化窗口,更是产业引擎,为‘中国陶都’品牌注入了开放动能。”

据悉,博物馆下一步将打造“数字陶艺工坊”,实现远程体验制壶乐趣。

长沙晚报编委谭琳静表示:“从文物保护到产业赋能,宜兴陶馆诠释了文化自信的密码。”

夕阳为展馆镀上暖光,青瓷展区的灯光与远处竹海相映。这座走过40多年的博物馆,正以文脉为基、科技为翼,为无锡扩大开放、文化出海写下生动注脚。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伊诺 二审 关越 三审 刘思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