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地方媒体总编辑看无锡|智能流水线泡出振兴茶香,勾勒宜兴振兴画卷

现代快报/现代+
10-31 15:36
摘要

在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的九香茶园里,富硒土壤孕育的茶树与智能化生产车间遥相呼应,勾勒出宜兴茶产业“科技+生态”的振兴画卷。

10月31日上午,2025全国地方媒体总编辑看无锡活动走进江苏九香茶业公司,在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的九香茶园里,富硒土壤孕育的茶树与智能化生产车间遥相呼应,勾勒出宜兴茶产业“科技+生态”的振兴画卷。

茶产业的“工业革命”

宜兴是久负盛名的古茶区和江苏最大的茶叶产区,制茶历史超千年。唐朝,茶圣陆羽遍历天下茶区,尝遍百茶,独为阳羡茶给出“芬芳冠世”“可供上方”的至高评价,令阳羡茶从江南名品变为皇家专属,开启了长达千年的贡茶史。2023年,“宜兴阳羡茶制作技艺”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份千年技艺正是靠着老茶人们的守护传承至今。

“传统制茶靠经验,现在全凭数据说话。”九香茶业工作人员指着智能化中央工厂的建设蓝图介绍。这座总投资1.058亿元的厂房正在紧张施工,预计2026年投产后,将引入智能化生产流水线、自动化灌装生产线等全套设备,实现日处理茶青超2万斤的产能飞跃。

制茶车间

在现有加工中心,总编辑们已见到机械化生产的高效,鲜叶经过自动摊青机控温控湿处理,进入智能杀青设备精准调控火候,最后由包装线完成分装。“通过与省农科院共建茶产业研究院,我们将杀青温度误差控制在±1℃。”工作人员展示的10项发明专利证书,印证着“科研院所+龙头企业”模式的成效。智慧茶园平台上,气象监测、虫情预警等数据实时更新,真正实现“从茶园到茶杯”的全链条溯源。

茶园

联农带农,茶香里的共富密码

车间外的公示栏上,一组数据格外醒目:780户茶农、15家茶企组成的产业化联合体,覆盖6000余亩茶园,2024年茶农鲜叶收购额逾千万元,联农带农取得实效。

借助宜兴太华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的政策东风,九香通过定向采购、技术输出构建共享生态。将名优茶采摘期从30天延长至60天的创新工艺,让周边茶农每亩增收超3000元。这种“龙头引领+政策托底”的模式,与乾红茶文化休闲园等同行形成合力,推动太华镇茶产业总产值突破5.1亿元。

产业协同,宜兴茶的集群力量

“江苏茶叶看宜兴,宜兴茶叶看太华。”在成果展示区,太华镇的茶产业规划图吸引众人驻足。作为江苏省级龙头茶企,九香茶业正积极打造茶产业联合体,与高校院所合作,引进全自动生产线,实现数字化生产转型,订单量持续增长。江苏乾元茶业有限公司获评“江苏老字号”,旗下“乾红早春茶”销售网络遍布全国,还打造了茶文化休闲园。融合采茶体验、民俗餐饮等,成为网红打卡地。如今,宜兴茶产业正在加速向规模化、高端化的“大品牌”格局进阶。

千年时光流转,阳羡茶历久弥新,新一代的宜兴茶人,在传承阳羡茶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阳羡茶的品质内涵。宜兴市也正充分利用这份资源优势,不断发掘宜兴茶文化,推动品牌建设。

宜兴市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也着力为茶产业进行赋能:多方推动茶文旅融合,乾元村的“品茗游”、胥锦村的“红色+绿色” 线路,让茶园变身风景线。“从单打独斗到集群发展,宜兴茶正在走出一条三产融合的振兴路。”海峡都市报社长黄少鹤感慨道。

在这里,1350亩五星生态茶园与建设中的智能工厂构成和谐图景。正如负责人所言:“我们要让智能化生产线流出‘致富茶’,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这场茶香里的产业革命,正为无锡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编辑 刁瑜文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张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