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深圳医院举行糖尿病日咨询义诊活动

读特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李梦园
2020-11-13 19:09
摘要

当天,来自深圳市各区的糖尿病患者、家属和普通市民早早赶到活动现场,与专家面对面沟通、咨询,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共进行血糖血压检查200人次

为纪念11月14号联合国糖尿病日的到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内分泌科、深圳市内分泌代谢疾病标准化管理专科联盟、深圳市女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病专委会、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联合于2020年11月13日上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门诊大厅举行大型咨询活动。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内分泌科张帆主任、彭卫群护士长带领多位医护人员参加此次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了专家咨询、糖尿病知识介绍、现场测血糖、血压,发放糖尿病宣传资料,宣传糖尿病相关的健康教育等。

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为“护士与糖尿病 ”。联合国糖尿病日其前身是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 WDD),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于1991年共同发起的,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2006年底联合国通过决议,从2007年起,将“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将专家、学术行为上升为各国的政府行为,促使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减少糖尿病的危害。确定联合国糖尿病日的意义在于要使世界所有国家加强对糖尿病的宣传教育、防治和监测,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更加关心糖尿病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加强对糖尿病预防措施、治疗手段的研究,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活动前,深圳市各医院医护人员在患者中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当天,来自深圳市各区的糖尿病患者、家属和普通市民早早赶到活动现场,与专家面对面沟通、咨询,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共进行血糖血压检查200人次,接受咨询180人次,患者年龄六月-83岁,男女比例6:4。其中已知晓自己患糖尿病且血糖控制良好的占有10%,无糖尿病或不知晓自己患糖尿病的占50%,90%患者血糖不达标。家族中2人患有糖尿病的有16人,夫妻患有糖尿病的有8人,兄弟患有糖尿病的有8人,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有8人。

活动中发现,糖尿病病友年龄分布于各阶段。最小的糖友仅6月大,是位单基因糖尿病患者,其父母患有糖尿病,目前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血糖控制稳定。还有一位是妊娠期糖尿病妇女,妊娠后4月确诊糖尿病,单纯依靠饮食、运动并没有很好地控制血糖,目前也是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理想范围,对胎儿和孕妇均有好处。此外,很多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尿病的防治知识了解很少,对糖尿病有哪些危害不清楚,部分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同时,患者及家属的对糖尿病的认识还有许多误区,需要进一步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

活动现场也吸引了很多平时没有关注自身血糖水平的市民。其中有些人每年体检空腹血糖均正常,但存在糖尿病高危因素,如肥胖、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冠心病等,在活动中通过检测餐后血糖,发现血糖偏高,不除外糖尿病早期的可能,建议他们到医院进行进一步详细检查,以早期发现自身的血糖异常、早期干预及治疗,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参加活动的很多患者和市民均表示,通过此次义诊咨询活动,在各位专家的帮助下,学习了糖尿病知识,了解了自身的血糖情况,走出了糖尿病治疗的误区,对今后的生活和治疗有很大帮助。糖尿病不仅是个人问题,更需要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血糖达标,才能真正保护我们的为来。

蓝环——联合国糖尿病日标志

见习编辑 王子烨

(作者:读特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李梦园)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