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踏‘十’出发 · 韧性生长”天安数码城第十届企业创新生态圈大会在天安深创谷·天安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内顶尖专家学者、企业领袖等大咖齐聚,聚焦企业在科技、品牌、健康、经济四大维度的韧性构建,共同探讨企业如何在新周期中“活得好、走得远”。
截至目前,天安数码城企业创新生态圈大会已成功举办十届,凤岗天安数码城园区也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周年。回首十年征程,凤岗天安数码城从首批数十家先锋企业入驻起步,到今天已汇聚近1000家优质企业,形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产业森林,不仅成为企业成长的沃土,更是创新思想交汇、产业资源融通的高地。

打通“实验室到生产线”创新链路
在本届大会上,凤岗天安数码城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正式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在天安阳光大厦共建“AI+智能硬件创新中心”,中心将导入港中深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相关领域的教授团队与顶尖科研资源,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创新链路,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将整合天安数码城集团旗下10000+家优质企业资源,为技术落地提供丰富场景与应用需求,推动先进制造业的集聚与升级。
同时,双方还将共建产学研人才实训基地,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科研交流、企业参访等形式,让科研成果与产业实践深度对接,为园区输送高素质的技术与管理人才。此外,还将联合举办AI+智能硬件创新挑战大赛,以赛事为纽带发现前沿项目,优胜团队可优先入驻创新中心,获得各类扶持与投融资、市场对接,形成科研、企业、市场的良性循环。
港中深-天安“AI+智能硬件创新中心”的落地,将通过人工智能顶尖科研力量赋能产业全链升级,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园区企业创新发展,为东莞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作为凤岗第一高楼的天安阳光大厦,在顶尖科研力量的加持下,未来不仅将成为电子电商和智能制造的产业中枢,更将成为连接深圳创新资源与凤岗制造实力的桥梁。

以制造美学赋能产业升级
目前,制造美学作为新时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文化表达,正在重构人们对传统工业的认知。基于此,东莞提出“有一种制造美学,叫东莞”的城市IP,让制造与美学融合,推动制造业向智造、创造进阶。
在此背景下,凤岗天安数码城顺势发起天安制造美学园区建设,携手东和工品等优秀制造企业,打造美学+智造的共生平台,推动制造美学融入研发、设计、生产、展示的全过程,赋能制造企业创新发展。“天安制造美学园区”以“植根制造沃土,汇聚创新灵感,引领审美变革的工业美学共生平台”为定位,将初步以东和工品赋能体验中心为核心载体,结合凤岗天安园区整体美学焕新,打造“美学+智造”深度融合的独特体验空间,同时汇聚大湾区产业与艺术界顶尖资源,以制造美学为纽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培育新时代企业家精神,致力于打造为制造企业与设计师、艺术家、学者跨界碰撞的灵感之地、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孵化器,更成为东莞乃至大湾区制造美学发展的示范样本。
从“连接器”到创新“引擎”
截至目前,天安数码城企业创新生态圈大会已举办十届,成功将大会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备受瞩目的科技名片。
这十年间,凤岗天安数码城作为立足本地、拥抱世界的开放型平台,让7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来自苹果、特斯拉、波士顿动力、腾讯、百度、华大基因等世界级企业的高管,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以及新生代科技大咖等纷纷涌入,落脚雁田村,在昔日的林间地头共论科技产业前沿热点。
位于莞深之间,一个产业园区持续十年的科技品牌活动,既是园区以临深片区的区位优势集聚科创资源的生动实践,更是莞深深度融合,深圳都市圈加速形成的鲜明注脚。

在转型与突破的关口,凤岗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承载新产业、新动能的创新载体。2015年,凤岗天安数码城项目正式落户凤岗,这一落子,既是天安数码城集团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前瞻布局,也是“深莞融合”战略的重要注脚。
截至目前,凤岗天安数码城吸引超960家企业入驻,其中70%以上来自深圳,园区专精特新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合计近200家。代表企业中,都市丽人、丰润计算机、鸿栢科技、瑞朗电子、铂特斯新能源等企业均为行业细分领域的中坚力量。2024年,凤岗GDP突破4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超800亿元,全镇高新技术企业增至283家,专精特新企业88家,市级“倍增计划”企业21家,新升规企业77家。近年来,超过1500家深圳企业落户凤岗,纳税前十企业中,近一半拥有深圳“基因”,天安、京东、康佳、中集、都市丽人、深交所南方中心等名企构建起深莞共生的新格局。
在莞深加速迈向“同城化”的背景下,凤岗天安数码城正从过往的产业合作“连接器”,升级为驱动区域创新的强力引擎,书写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江晓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