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33届国际高速成像与光子学会议(ICHSIP-33)在深圳举行。本次盛会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与深圳大学联合主办,深圳大学承办。该系列会议从1952年开始,在全球五大洲轮流举办。本次会议不仅是对该系列会议逾70年辉煌历史的延续,更是自1988年(第18届)和2006年(第27届)后,这一国际顶级学术盛会再度花落中国,彰显了中国在该领域日益强大的学术影响力与凝聚力。
本次会议邀请了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Gérard Mourou教授等8位大师级学者作大会邀请报告,庄松林、金亚秋、邓建军、李儒新、张学军、李汉卿等6位院士到场出席开幕式。在为期5天的会期内,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超过350位专家学者注册参会,覆盖中国、日本、加拿大、美国、荷兰、俄罗斯、德国、法国、新加坡、南非、英国、巴基斯坦等12个国家;另有来自中国、日本、德国、英国、美国5个国家的25家展商参与展示交流。大会围绕高速成像与光子学的最新进展,通过特邀报告、口头报告、海报展示等多种形式,呈现总共219场学术报告,全面展示从高速成像、超快激光科学、新型光源与探测器到生物医学、材料科学和人工智能等交叉应用领域的最前沿成果。
据介绍,为致敬我国高速成像奠基人龚祖同先生在光学领域所作出的卓越开创性贡献,此次高速成像成就奖命名为“祖同高速成像成就奖”,加拿大国立科学研究院(INRS)梁晋阳教授荣获殊荣。此外,为激励青年学者潜心科研、勇攀高峰,华中科技大学刘阳阳教授获“杰出青年奖”,来自中国、日本、俄罗斯的14位青年代表获“最佳海报奖”。
大会执行主席深圳大学李景镇教授表示:本次会议各项活动有序开展,学术研讨氛围浓厚,展商展示内容丰富,为参会者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洽谈机会,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好评。大会的成功举办向国际充分展示了深圳作为中国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卓越形象,标志着深圳乃至大湾区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应用领域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