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10月16日讯(记者 何亚南)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与深圳大学共同主办的第33届国际高速成像与光子学大会(ICHSIP-33)于10月15至19日在深圳举行。这不仅延续了该系列会议七十多年的辉煌历程,更是继1988年(第18届)、2006年(第27届)之后,这一国际顶尖学术会议第三次在中国举办,展现了中国在该领域不断增强的学术影响力与号召力。
作为高速成像与光子学领域的“奥林匹克”,ICHSIP-33打造了一个全球科研思想碰撞与资源链接的核心平台。会议邀请到13位院士共同领衔重量级名誉主席团。同时,由来自16个国家的38位权威专家构成的国际咨询委员会,确保了会议的前沿视野与国际水准。本届大会的重头戏——大会报告,特邀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Gérard Mourou教授与中国工程院邓建军院士等8位大师级学者作大会报告,深度解读领域内的重大突破与未来方向,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思想的饕餮盛宴。据悉,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超过300位专家学者注册参会,其中外宾逾30位。
在为期5天的会期内,大会将围绕高速成像与光子学的最新进展,通过特邀报告、口头报告、海报展示等多种形式,呈现超过200场学术报告,全面展示从高速成像、超快激光科学、新型光源与探测器到生物医学、材料科学和人工智能等交叉应用领域的最前沿成果。
大会执行主席深圳大学李景镇教授表示,ICHSIP-33不仅是展示成就的舞台,更是激发创新的摇篮。本次会议在深圳举办,也与这座城市“创新、高效”的精神相契合。作为中国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深圳为学术交流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深圳大学作为本次会议的共同主办方和承办方,也向国际同行充分展示了中国高校在该领域的科研实力与国际化视野,标志着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应用领域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场汇聚全球智慧的思想盛宴已然开启,主办方期待在深圳这座以速度闻名的城市,见证光子科学领域的又一次加速奔跑。
(本文由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