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悦城举行“博物奇境·游园东方”沉浸式文化展览

深圳特区报
10-26 14:47
摘要

展览以文博为基础、文创为载体、商业为链接,通过场景化、互动化的呈现方式,让观众感受到从皇家气象到敦煌秘境、从考古探秘到极地梵音的文化脉络。

10月24日,深圳大悦城“星光道”街区焕新启幕,以“博物奇境·游园东方”为主题的大型沉浸式文化展览盛典正式拉开帷幕。此次活动以“街区氛围+盒子形态”的创新模式为载体,首次将国家级博物馆的文化资源系统性引入商业空间,推动文博、文创与商业的深度融合,为市民打造了一场可感知、可体验、可传播的文化盛宴。

国家级博物馆齐聚,文化资源化于市

本次展览深圳大悦城引入中国考古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中国西藏自治区阿里博物馆等七大文博资源,首次以如此集中的规模与商业体深度融合。展览以文博为基础、文创为载体、商业为链接,通过场景化、互动化的呈现方式,让观众感受到从皇家气象到敦煌秘境、从考古探秘到极地梵音的文化脉络。

参加“博物奇境·游园东方”活动的七个博物馆快闪店

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拉近了年轻群体与传统文化的距离,也为文物“活起来”提供了新路径。

非遗大秀点亮深圳,传统与现代对话

为推动非遗文化的当代传播,深圳大悦城特别策划“奇遇非遗大赏”,邀请央视春晚同款、千年历史的“东仓鼓乐”现场演出,再现盛唐气韵,与现代都市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

此外,5米巨型徽州鱼灯巡游以震撼视觉点亮深圳夜空,配合千年古画NPC——宋“潮”卖货郎穿越游园等沉浸式互动等互动内容,让非遗从静态展示转变为可感知的时尚生活体验,增强了深圳市民的文化参与感与认同感。

文化赋能商业,探索城市人文新空间

此次展览,实现了从“消费场所”向“深圳城市文化会客厅”的战略升维。固定的建筑空间与流动的策展内容相互碰撞,不仅提升了客流的探索欲与驻留感,也为商业体注入了持续的文化活力。

业内专家认为,此举标志着商业空间正从以消费功能为中心,转向以内容构建和意义创造为核心,展现了文化赋能城市商业的广阔前景。

以文化为魂,构建城市精神新坐标

在体验经济时代,深圳大悦城以“商业为体、文化为魂”的创新实践,为城市商业空间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唯有能够承载市民精神需求、连接传统与当代的文化空间,才能真正赢得公众的认同与偏爱。

此次“博物奇境·游园东方”全国商业首展,不仅是深圳文化建设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全国博物馆的一次文化创新表达,为“商博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大悦城式方案”。

(受访企业供图)

编辑 谢欣茹 二审 玄伟东 三审 李天军


(作者:深圳特区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