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5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广东8市晒“成绩单”以期高质量招商

深圳特区报&读特驻穗记者 陈行
10-22 23:2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今年以来,全省各地招商势头强劲。从沿海到山区,从大湾区核心到粤东粤北,不难发现,全省招商引资呈现梯次联动、竞相发展的新局面。在新的开放格局下,广东正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汇聚全球资源要素,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在高质量发展中迈向世界级投资热土。

记者了解到,1至9月,全省新设外资企业2.4万家,同比增长33.7%;实际使用外资781.3亿元、同比增长8.8%。广州、深圳两大核心城市引领新质生产力布局,佛山、肇庆、江门制造业集群提质扩容,汕头、梅州深挖区域特色资源打造差异化竞争力,韶关则以数字算力为突破口打造新兴增长极。

全省正形成梯次分明、协同互补的招商格局。

广州加快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新引进高质量产业招商项目2000多个,投资总额预计超3000亿元,显示全球投资者对广州的长期信心不减。广州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实施率达99%。前8个月,广州新设外商投资企业6735家,同比增长19.3%,实际使用外资176.72亿元。

深圳持续擦亮“投资深圳”品牌,今年以来:新设高技术产业企业2378家,同比增长104.3%,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市三分之一;一批世界500强在深增资扩产,外资研发中心超过200个,拥有研发人员超3万人,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注入强劲动能;合计共新增认定39家跨国公司总部。目前,全球共有180个国家和地区来深投资,累计在深投资世界500强企业超340家。

在制造业主阵地上,佛山、江门、肇庆正成为广东产业体系的“稳压器”。

佛山立足“制造业当家”,今年截至9月共签约1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457个,占比70.42%;签约投资总额2302.58亿元,占比75.40%;签约项目数和投资总额占比均超七成。佛山新动能产业基金首期规模40亿元已开始正式运作,一批优质项目通过资本招商签约落户;《佛山市投资促进办法》于9月1日正式施行;今年以来,佛山在全国多地举办50余场招商活动,为地级市招商立法树立样板。

江门则依托“五好江门”投资品牌,一年来,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560个,总投资近1700亿元,制造业占比七成以上。如今,江门全市新建高标准厂房665万平方米、整备200余块工业地,“拿地即建、拎包入驻”的服务模式让项目落地更快、更稳。

肇庆则以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为支撑,形成“足不出市即可造整车、造储能柜”的完备产业链,致力成为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第三城”。前三季度,肇庆新签约内资项目投资额增速54.2%,在全省领跑。今年其储备“工业熟地”超2.5万亩,实现“拿地即开工”,全市平均每0.8天就有一个新项目动工,制造业投资两年增长近两倍,湾区西部制造新城加速崛起。

在新兴产业赛道上,汕头、韶关、梅州展现独特优势。

汕头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与大健康,新型产业动能加快聚集。前三季度,汕头新签约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34个,总投资670.55亿元,同比增长33.5%,前8个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增速排名全省第三,跨境数字经济产业园加快建设,全国首个单体最大海上风电集中送出工程启动建设。汕头正以“外数中算”“外数中储”的创新模式拓展跨境数据产业蓝海。

韶关则凭借算力产业“底座”优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智算中心集群,已建成27万平方米数据产业园、12万标准机架和3个万卡集群,成为华南地区最大智能算力集聚区;腾讯、三大运营商、百度、华天科技等项目相继落地。

梅州今年1至9月引进项目168个,计划投资378亿元,占比超七成。“免费梅州”政策提供免费办公、厂房、住宿等配套,降低投资成本,实现“拎包入住、零元起航”,成为粤东内陆投资创业的样板城市。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秦天 二审 李璐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驻穗记者 陈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