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赛克科技赵玉保:“回国时毫不犹豫选择深圳”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方胜
10-22 16:2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身为新深圳人,赵玉保对参与这座城市的建设倍感自豪。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企业级软件正为各行各业带来深刻的系统性变革。2003年,赵玉保从日本归国并创办了深圳市艾赛克科技有限公司,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带领团队在数字建造领域开拓创新,成功闯出一片广阔天地。

赵玉保

留日期间看到企业级软件领域发展机遇

1998年,赵玉保怀揣着对软件开发的热忱,前往日本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彼时,国内大部分企业的软件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多局限于基本的仓储系统,能够自主定制应用软件和管理系统的寥寥无几。反观日本,众多企业已在内部管理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方面有很多应用,开发出成熟的企业级系统。此外,日本软件行业的薪酬体系也极具吸引力,技术人员的整体工资是国内的5-10倍。

赵玉保深刻感受到了中日两国在计算机软件行业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也看到了回国发展的广阔空间。

“2003年回国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深圳。”赵玉保说,“深圳的环境和气候十分宜居,更重要的是,深圳的政府服务意识和营商环境都非常优秀。在这里,企业家可以心无旁骛地发展自己的事业。”

从承接软件外包到自主开发数字化产品

赵玉保回国之际,中国的软件外包服务已很成熟,凭借丰富且优质的人力资源以及相对较低的成本,成功吸引了大量海外业务。艾赛克科技在成立之初,也将业务重心放在了承接制造业的智慧工厂系统外包上。

“但在外包模式下,我们只能按照客户的要求去做,报价稍有偏差,就可能导致利润受损甚至亏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海外订单数量锐减,汇率的剧烈波动导致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面对这一困境,赵玉保决定全面转向国内市场,由此开启了从外包到自主开发的转型之路。

这一转型,正为艾赛克后来进入智慧建造领域埋下了伏笔。2013年前后,随着国内装配式建筑兴起,赵玉保敏锐捕捉到“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的趋势。他带领艾赛克将智慧工厂的经验延伸到智慧构件生产系统,推出集成化的数字解决方案,涵盖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执行系统(MES)、仓库管理系统(WMS)、高级计划与排程系统(APS)、人力资源系统(HRS)等多个核心系统,帮助企业在质量、成本和进度上实现精细化管控。

2018年以后,艾赛克又顺理成章地将业务延展到更广阔的基建施工领域。赵玉保带领团队将“智慧工厂”的理念进一步演化为“智慧工地”与“数字基建”,形成覆盖设计、加工、运输、施工全链条的数字建造体系,并依托先进的AI、BIM、Cloud、IoT、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了施工现场数字化调度与智能化管控,有效缩短工期、提高效率以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助力大型基建工程彰显技术实力

历经二十余载的砥砺前行,艾赛克科技在国内建材与基建施工领域已崭露头角,其智慧化数字化系统广泛覆盖,产品完备性在行业内稳居前列,成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在诸多大型基建项目中留下身影:

在川藏铁路项目中,智慧工地与数字梁场系统助力高原复杂环境下的施工安全与效率;在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项目中,智慧建造技术大显身手,助力攻克高难度隧道地质条件;在武梅高铁项目里,智慧隧道与智慧钢筋加工系统全程护航,确保施工过程高效且安全;2025年,艾赛克还在阿布扎比成功落地首个海外项目——为中岛公园大道项目提供全过程数字化建造与信息化集成方案,构建起项目智能施工管理的“中枢神经”。

身为新深圳人,赵玉保对参与这座城市的建设倍感自豪:“深圳很多地铁、高速、机场、医院、学校的建设,比如地铁11号线、13号线、14号线、19号线、22号线、29号线、32号线以及深圳文学艺术中心、哈工大深圳校区等等,都融入了我们的产品与技术。”他满怀自豪地说,“我们期待未来能为这座城市的繁荣发展,持续贡献更多力量。”

(受访者供图)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诗敏 二审 桂桐 三审 窦延文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方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