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获悉,9月28日,深圳住房公积金归集资金累计破1万亿元。自2010年12月20日全面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深圳从零起步,仅用不到15年的时间,归集万亿资金、惠及千万市民。从“蹒跚学步”到“阔步前行”,从“夯实根基”到“枝繁叶茂”,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深圳公积金中心)以“助圆安居梦,惠泽千万家”为使命,以一系列敢为人先的创新探索,为市民实现“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美好愿景注入强劲动能。
跨越式发展:归集规模实现历史性突破
住房公积金制度肩负着为城市职工解决住房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任。多年来,伴随着深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深圳住房公积金制度从一张白纸起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制度实施初期,2011年归集额仅为218亿元;2017年,累计归集总额突破2000亿元;2021年达到5500亿元;2024年攀升至9000亿元;至2025年9月,成功跨越万亿门槛。短短十五年间,年均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这一增长态势的背后,是制度覆盖面的持续扩大和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
坚持“愿缴能缴”原则。通过政策引导、部门协同、信息化手段等多种方式,陆续将外籍人士、港澳台居民和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纳入制度保障范围。截至目前,全市设立住房公积金账户的单位累计超过60万家,开户职工人数累计突破2000万人,累计实缴职工达1900余万人,覆盖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特别是针对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家政服务人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深圳公积金中心积极探索灵活缴存机制,于2021年在全国率先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现已有约12万名灵活就业人员自愿参与缴存,切实体现出制度的包容性和普惠性。
创设利息补贴制度。为让住房公积金制度更好惠及民生,深圳公积金中心还创设了利息补贴政策,对缴存一年以上、未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职工,销户提取时,在国家规定的利息标准上给予额外利息补贴,补贴额度最高可达到利息总额的20%。截至2025年9月底,已累计为职工补贴利息4.6亿元。
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深圳持续优化住房公积金缴存政策,合理调整缴存比例和基数上下限,既保障了职工权益,又兼顾了企业负担。近年来,通过降低缴存比例、缓缴等惠企政策,有效减轻了困难企业的经营压力,实现了稳就业与保民生的有机统一。深圳公积金缴存单位中,非公企业占比高达97%,非公企业的高参与度,是深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市场主体活力的必然结果,更证明了这座城市对企业强大的吸引力和卓越的滋养力与创新力。
高效率使用:有力支持职工住房消费
归集是基础,使用是目的。近十五年来,深圳公积金中心始终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不断优化提取和贷款政策,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将住房公积金政策精准应用到广大缴存职工的住房需求上,切实发挥住房公积金在解决职工住房问题中的积极作用。
打造“人人可提”的宽松提取政策。从2011年9月实施提取政策以来,深圳所有缴存职工,无论是购房、还贷,还是租房及其他住房消费,均可提取住房公积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支持职工租房方面,针对租房群体庞大、职工房租压力较大的现实,深圳公积金中心积极作为,大幅提高租房提取额度,放宽提取条件,推出“按月委托提取”“租金直付”等创新服务,让公积金真正成为“租房也能用”的民生资金。截至2025年9月底,全市用于支付房租的提取额超2600亿元(深圳租房提取金额及其占提取总额的比重均排在全国首位),惠及职工超过1000万人,有效缓解了新市民、青年人的阶段性住房困难,为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深圳公积金中心不断拓宽提取渠道,简化提取手续,实现“能提尽提、应提尽提”。截至2025年9月底,全市住房公积金提取额达6000亿元,其中用于住房消费的提取占比超过87%。
坚持“应贷尽贷”的普惠贷款政策。在制度设计上,深圳公积金中心率先推出住房公积金贷款家庭代际扶持机制,父母和子女可以利用公积金余额互相支持申请或偿还贷款,最大程度发挥家庭成员账户余额价值。为更好地支持职工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深圳公积金中心持续优化贷款政策,提高贷款额度,降低首付比例,针对购买首套住房、多孩家庭等群体,推出差异化贷款支持政策,提高贷款额度上浮比例,目前,深圳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为231万元,居全国首位。
在业务模式上,深圳较早推出了“商转公”贷款业务,并创设“顺位抵押”模式,实现不结清商贷即可直接发放公积金贷款来冲抵原贷款余额;并在全国首创“商转公”贷款“零材料办”业务新模式。近两年,还推出住房公积金贷款“带押过户”模式,进一步为职工购房节约成本;推出夫妻“冲还贷”业务,职工可申请将其本人和配偶的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直接冲抵住房公积金贷款本息,让职工更为充分地使用住房公积金账户资金。
截至2025年9月底,深圳已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超53万笔、3800多亿元,支持职工购房面积约5100万平方米。
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便民服务新体系
万亿归集额的背后,是深圳公积金中心对“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理念的不懈追求。近年来,深圳公积金中心以数字化转型为引领,以提升服务效能为核心,着力打造“智慧公积金”服务品牌,努力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深化“一网通办”。目前,深圳公积金中心已建成集网站、“粤省事”微信小程序、“i深圳”APP、微信公众号、支付宝、自助终端等多渠道、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实现业务“掌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现有47个政务服务事项已实现44个事项全流程网办、41个事项“秒批”、7个事项跨部门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所有事项基本实现“免证办”,业务办理线上化率网办率达98%以上。特别是“跨省通办”服务,已与全国300多个城市实现业务联办,异地贷款、异地提取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极大便利了流动人口。
推进“智慧服务”。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基建、新技术,构建智能风控和自动审批模型,持续提高业务审批效率。率先将数字人民币及“智能合约”技术应用于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场景,实现了灵活就业人员提取“先到账、再核查”。在全国首个面向公众的实用型政务服务大模型“深小i”上线住房公积金智能服务,实现退休提取、签订业务自助办理服务协议、个人缴存提取信息查询、贷款信息查询及其他住房消费提取等高频业务“边聊边办”新模式。行业内首个建成国家级高水平数字档案室,通过档案系统与办公、业务系统的深度耦合与数据共享,实现信息在线核验、全渠道线上审核,助力打造政务服务的全流程实时办结、“不见面审批”等模式。
优化“线下服务”。在全市设立4个管理部、6个区级行政服务大厅专窗、300余个银行服务网点。管理部推行“综合柜员制”和“首问负责制”,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设立“绿色通道”“潮汐窗口”“爱心窗口”,为老年人、残疾人、高层次人才等特殊群体提供优先、便捷、贴心服务。定期开展“公积金服务进企业、进社区、进园区”活动,送政策、送服务上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深化“区域协同”。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战略,与周边城市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政策衔接、风险联防等方面加强合作。推动区域内缴存、提取、贷款政策逐步趋同,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服务区域人才流动和一体化发展大局。
强化“风险防控”。在提升服务的同时,深圳公积金中心始终将资金安全放在首位。建立健全覆盖业务全流程、管理全环节的内控体系,运用智能监控系统对异常交易、骗提骗贷等行为进行实时预警和拦截,有效维护了制度的公平公正和资金安全。
双业务融合:开启服务协同新篇章
2021年,深圳公积金中心开始承接全市房屋交易管理职能,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兼具住房公积金与房屋交易管理两大职能的住房公积金中心。为更好地发挥双职能“1+1>2”的协同效应,深圳公积金中心致力于打通“房屋交易+住房公积金”全链条服务,在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上持续发力,让政务服务从“部门中心”不断向“用户中心”转变。
搭建“一网通办”平台。2022年底,深圳公积金中心联合市税务、产权登记部门在全国率先搭建起房屋交易、缴纳税费和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平台,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电子签名、电子证照等新技术,将原有“现场办理、多次跑动”的业务模式转变为“在线申办、零次跑动”的新模式。市民仅需在手机上点一点、扫一扫、签一签,即可办理房屋交易相关业务,实现了“全程网办、零次跑动”,跑动次数和纸质材料均减少100%,办理时限大幅缩短。
首创双业务“联办模式”。在“一网通办”平台的基础上,深圳在全国首创“房屋交易+住房公积金提取”联办。市民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办理房屋交易业务时,可同步申请办理住房公积金购房提取业务,系统自动从后台数据库中抓取业务办理所需房产数据,智能生成申请表单,申请人无需填写、提交任何材料,只需轻点一下确认按钮,即可完成整个申请过程。
创新跨行“带押过户”服务。2024年,深圳在全国率先推出二手房跨行“带押过户”资金免费托管服务,解决了传统二手房交易中“赎楼”费用高、交易风险大、办理时间长等痛点。通过打通各签约银行之间带押转移壁垒,实现商品房买卖双方在非同一银行办理贷款的情况下,卖方无需提前“赎楼”即可完成房产过户。
建立掌上“云看房”平台。打造全市首个官方掌上房产资讯平台“i深房”平台,为市民提供集深圳已批售房源项目展示、房地产政策资讯查询和住房公积金服务等多功能、一体化的线上服务,市民可用手机自助看房,及时掌握政策资讯,享受房屋交易全流程服务等,有效降低购房成本,提高购房效率。
展望未来:万亿为始,再启新程
万亿归集额,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眺望“十五五”新征程,深圳公积金中心将以奋斗践行“助圆安居梦、惠泽千万家”的使命,继续秉承特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精神,紧扣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使命,以改革为根本动力,持续深化制度创新与服务升级,推动住房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扩面提质”,持续扩大制度受益范围。进一步深化灵活就业人员缴存试点,探索将更多符合条件的群体纳入制度保障。优化缴存政策,增强制度吸引力。加强政策宣传,提升社会认知度和参与度。
聚焦“精准支持”,更好满足多样化住房需求。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因城施策,优化贷款和提取政策,重点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对租赁住房的支持力度,助力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聚焦“智慧赋能”,不断提升政务服务品质。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提升服务智能化、精准化水平。拓展“跨省通办”“一网通办”深度和广度,打造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服务环境。
聚焦“安全稳健”,筑牢资金安全底线。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内控和外部监督。探索多元化资金运营模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资金保值增值,更好地回馈缴存职工。
聚焦“改革创新”,激发制度内生动力。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改革试点,勇于探索住房公积金在支持共同富裕、城市更新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为全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贡献更多“深圳智慧”和“深圳经验”。
来源:深圳特区报&读特 作者:窦延文
读特热榜
1流感高发季节将至,今年毒株与去年不同!广东:新季疫苗已供应
2读特热评|“卷尺哥”的松弛感与整改部门的认真劲
3租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以车辆性质改变为由拒赔,法院是否支持?
4往返广深每月能省千元,通勤幸福感飙升!深圳多条线路发售高铁“月卡”“次卡”
5温度记|冷空气“补货”!深圳迎来本轮降温“最凉”一天,转暖要等到……
6大湾区视评|最后10天!深圳公积金租房100%提取攻略看过来
7深圳再酿“爆款”医疗纪录片 《你好,急诊医生——星空下的人医》开机
8深圳连夜派秋季体验卡
99-45岁女性可接种!深圳“开打”首个国产九价HPV疫苗
10思想之光照亮奋进之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境界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会徽以“繁荣、包容”为立意,撷取礼花绽放瞬间,由三朵花瓣交叠旋转形成图案,通过提取花朵外形和色彩,环绕花心螺旋围合一体,形成同心礼花,寓意粤港澳大湾区交融互通、活力无限,背靠祖国、绽放世界。 十五运会会徽图案由代表粤港澳三地的花瓣交叠旋转而成。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分竞技体育比赛与群众赛事活动两大类。其中群众赛事面向普通民众开放,以推动全民健身、鼓励全民参与为目标,核心特点是低门槛、广覆盖、强互动。你知道下面哪个项目不属于“十五运” 群众赛事比赛项目吗?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启幕。作为本次全运会的主要承办城市之一,深圳也将迎来多项重量级赛事。你知道以下哪些比赛项目会在深圳赛区举办吗?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