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港人寿・2025深圳市街道足球超级联赛(简称“深圳街超”)小组赛阶段正式落下帷幕。48支参赛队伍历经72场激烈角逐,最终 12 个小组的前两名及8支成绩最佳的小组第三名成功突围,晋级32强淘汰赛。作为深圳草根足球的年度盛会,本届赛事创新采用 2026 年美加墨世界杯竞赛体制,不仅让赛场竞技充满悬念,更以覆盖广泛、全民参与的特点,将足球激情延伸至街头巷尾,成为展现深圳城市活力、推动湾区融合发展的文体新名片。
据悉,小组赛期间共产生443粒进球,场均进球数超6个,线上观看量突破400 万次,用数据印证了“全民世界杯”的强大号召力。随着32强名单尘埃落定,更具挑战性的单场淘汰赛将于10月25日至26日在龙岗区坂田上雪科技园社区体育公园与坪山区坪山足球公园同步上演,新一轮足球热潮即将来袭。
小组竞逐亮点纷呈 劲旅突围彰显草根实力
本届深圳街超小组赛的 12 个小组中,各支队伍展现出强劲的竞技水平与鲜明的战术风格,冷门与惊喜交织,看点十足。A 组龙田街道凭借扎实的攻防体系,以三战全胜、进 14 球仅失 3 球的亮眼战绩强势晋级,南澳办事处则以 2 胜 1 负的战绩紧随其后,携手跻身 32 强。B 组坑梓街道同样保持全胜战绩,与 2 胜 1 负的鲘门办事处共同出线,赤石办事处(赤石俱乐部)凭借较好的小组第三成绩幸运晋级。
C 组碧岭街道三战全胜领跑小组,赤石办事处以2胜1负的战绩位列第二,两支队伍顺利会师淘汰赛,坪山街道则凭借3个积分与净胜球优势,成为该组第三个晋级的球队。D组的竞争尤为激烈,布吉街道、吉华街道与坂田街道(芯德润)三支队伍同积6分形成“三强鼎立”格局,最终依据排名规则,三队分列小组前三共同晋级,成为小组赛积分榜上的最大亮点。E 组坂田街道展现出恐怖的进攻火力,三场比赛攻入 20 球,以全胜战绩锁定小组头名,平湖街道凭借稳定发挥获得小组第二,成功出线。
F 组龙城街道与沙头角街道(沙超)携手晋级,园山街道则以打进 11 球失 10 球的 “全攻打法” 吸引了众多关注,最终以小组第三的身份顺利出线。G 组梅林街道火力全开,三场比赛攻入 24 球,以完美战绩挺进淘汰赛,香港马鞍山队从该组脱颖而出,成为唯一跻身 32 强的港澳球队,为赛事注入了浓厚的湾区融合色彩,香蜜湖街道则以 3 个积分获得较好的小组第三,成功晋级。
H 组龙华街道三战全胜轻松出线,桂园街道以 2 胜 1 负的战绩确保晋级名额。I 组翠竹街道保持全胜,进 12 球失 3 球的战绩展现出均衡的攻防能力,凤凰街道积 6 分稳居小组第二,笋岗街道虽 1 胜 2 负,但凭借宝贵的 3 分以较好成绩的小组第三出线。J 组马田街道攻防俱佳,三场比赛打入 21 球仅失 3 球,以全胜战绩昂首出线,光明街道位列小组第二,南头街道以较好成绩的小组第三获得晋级资格。
K 组“中国足球第一街道” 沙井街道表现惊艳,三战全胜且一球未失,共打入 24 球,成为小组赛阶段防守最为稳固的球队,蛇口街道以 2 胜 1 负获得小组第二,与沙井街道携手晋级。L 组西丽街道与新安街道分列小组前两位,均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成功获得 32 强资格,福海街道则以较好成绩的小组第三顺利出线。
赛制科技双重赋能 全民参与打造沉浸式体验
本届深圳街超的成功举办,离不开赛制创新与科技赋能的双重助力。赛事组委会首次引入 2026 年美加墨世界杯竞赛体制,“12小组+多支第三名晋级”的赛制设计,让 12 个小组的出线悬念全部保留至最后一轮,晋级 32 强的队伍在出线瞬间仍无法预知下一轮对手,如同 “赛事盲盒” 般极大增强了赛事的戏剧性与战略纵深。
“新赛制让每场比赛都充满价值,即使前两轮失利,第三轮仍有机会争取晋级资格,这激励我们每一场都拼尽全力,绝不放弃。” 一位参赛球员在赛后表示。赛事组委会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我们致力于让每一位参赛者都能体验到世界杯级别的竞赛氛围与仪式感,让草根足球也能拥有专业赛事的魅力。”
在赛事呈现方面,深圳街超通过多机位转播、激光秀等科技手段的深度融合,构建了独特的线上、线下双轨体验。线上,超过 400 万次的观看量让无法到场的观众也能实时感受比赛的激情;线下,专业的场地布置与沉浸式场景营造,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成为城市的焦点。
在南山赛区的末轮小组赛现场,梅林街道队员程先生说:“第一轮比赛的时候下了大雨,所以我儿子没来现场看球,但他说在直播间看着爸爸踢球很精彩,吵着要跟我去看后面的比赛。”这份隔着屏幕的骄傲,让草根球员在家人眼中成为了真正的“街道英雄”。
在龙岗坂田赛场,赛事的吸引力同样不减。市民张女士说:“我们一家来社区公园本来是想打篮球的,结果足球场这边的比赛和文艺表演特别精彩,我们就坐在球场看台上看到了晚上十点半。” 当天晚上的另一场关键战役中,赛果直接关乎出线名额,一对父母受孩子的邀请来到看台,“孩子小时候踢球都不让我们知道,今天这场比赛是他第一次邀请我们看他踢球,他说这场比赛对他很重要。”李先生表示,这场比赛不仅是球员之间的比拼,更成为了连接亲情的纽带。
文体融合传递温情 街超舞台织就幸福城市图景
深圳街超的意义远不止于足球竞技,更在于以文体融合为纽带,传递城市温情,编织幸福城市图景。
赛事期间,“街超大舞台”累计上演16场文艺演出,让社区居民从观众变身参与者,其中,一群来自社区的长者成为了舞台上的亮点。“我是从新疆库尔勒来到深圳的,因为我的孩子在深圳工作,我就来这里带孙子了。”刚结束新疆舞表演的周阿姨擦着汗分享道,参与文艺演出让她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另一边,来自坂田街道社区老年大学的队员们纷纷感慨:“我们日常的主要工作就是照顾好孙子,解决咱们孩子在奋斗路上的后顾之忧。我们在老年大学和姐妹们练舞,丰富生活的同时还能保持健康的身体,让咱们孩子少些担心。”
这些长者的故事,生动诠释了深圳不仅有拼搏奋进的节奏,也有安顿身心的温度;不只有创业创新的激情,更有代际共融的温情。在深圳街超的舞台上,长者不再是奋斗故事的“背景板”,而是城市活力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和共建者。“街超大舞台”以文体融合之力,将他们重新编织进城市公共生活的图景中,让每一个微小的社区单元都被看见、被珍视、被赋能。
与此同时,赛事也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本届赛事首次邀请香港、澳门球队参与,尽管部分港澳球队未能晋级,但他们的积极参与为赛事增添了更多湾区融合色彩。莲塘街道队为香港天水围队赠送街道特色“菠萝鸡”,用美食传递好客热情;桂园街道队则赠送象征孺子牛的牌匾,邀请香港同胞到访桂园,探讨招商引资与群众交流。“孺子牛的意思是无需扬鞭自奋蹄,这代表着深圳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街超模式正是足球赋能商业交流的优质平台。”桂园街道队领队表示,足球赛事正成为连接湾区各地的桥梁,助力区域文化、经济深度融合。
随着小组赛的圆满落幕,更具挑战性的 32 强淘汰赛即将开启。单场淘汰的赛制意味着每一场比赛都是生死战,世界杯赛制带来的“赛事盲盒”效应将持续发酵,不到最后一刻,谁也无法预知下一轮的对手。当球场内的比拼与荣誉足以“火爆”全城,球场外的蝶变与温度也更加 “热闹”暖心。这场属于深圳的“全民世界杯”,正以足球为媒,书写着城市活力与温情的新篇章,后续精彩值得全社会共同期待。
编辑 刘彦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