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智慧水土保持学术交流会在深圳召开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方胜
10-21 09:0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第二届智慧水土保持学术交流会暨2025年(第六届)水土保持与生态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会议由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技产业工作委员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专业委员会与深圳市水务学会联合主办,汇聚了全国水土保持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政府部门代表,围绕智慧水土保持与海绵城市、数字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管理等六大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智慧水土保持与城市生态建设的新路径。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2022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特别强调了加强城市水土保持、强化科技支撑以及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水土保持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当前,正值我国 “十五五” 规划编制的关键时期,本次大会以“智慧水土保持技术创新与实践” 为主题,紧密契合水土保持行业管理的发展需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

会议重点突出水土保持智慧化相关科技技术研发与应用,通过智慧平台、智慧监管、智慧识别等方面,展示全国水土保持智慧化发展的成果。其中,深圳市水土保持信息化系统建设作为深圳市水务局主打的一项智慧监管平台,以水土保持一张图为基础,实现生产建设项目全覆盖、水土流失风险在线管理;泥沙在线智慧监测产品的研发和应用,也在北京、深圳、浙江、海南等地区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泥水分离设施等仪器的布置,对生产建设项目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黄泥水外排起到了重要作用。会议同时在深圳枢纽新建西丽站工程、大沙河生态长廊、深圳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进行现场技术交流,展示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水土保持科普教育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与成效。

据悉,深圳在快速城市化的浪潮中,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按照水利部、广东省水利厅的工作部署和指导,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创新监管模式、科技赋能创新,多措并举推动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水土保持率已攀升至97%以上。未来,深圳也将秉持开放创新姿态,在智慧水土保持领域持续深耕探索,以更坚定决心、更务实举措,在保护生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更多深圳智慧与力量。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方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