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1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模型(航空)F9U无人机竞速(个人及团体)群众比赛项目在深圳市龙华文体中心田径场举行,模型(航空)F3K遥控手掷滑翔机(团体)和P3D汽油机模型绕标飞机(个人)群众比赛项目在观澜湖黎光会所举行。为确保这场蓝天盛宴的顺利举行,深圳市气象局提前谋划精心制定并全面启动“一馆一策”的《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龙华赛区模型(航空)项目气象服务保障工作方案》,以科技之力精准把脉风云变幻,为赛事保驾护航。
参赛选手正在龙华文体中心田径场进行激烈的竞逐。
气象条件是影响航模比赛能否顺利进行、成绩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气象服务保障时段覆盖10月14日至19日整个赛期,核心保障区域聚焦龙华文体中心田径场和观澜湖黎光会所两个比赛场地。服务内容贯穿赛前、赛中、赛后全过程,为组委会、竞赛团队、运动员及公众提供定点、定时、定量的精细化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警、气象风险提示以及突发事件应急气象服务。
赛事前3天开始,深圳市气象局就加强了与广东省气象台等的专题会商,并对赛事期间天气进行综合研判。持续与赛事组委会、执委会保持密切沟通,动态调整服务策略。
在赛前3天至比赛结束,每日提供针对两个场馆的逐日精细化天气预报产品,包括未来24小时逐时预报及未来2-3天逐3小时预报,涵盖天况、气温、降水、风向、风速、湿度等关键要素。
全运会(深圳赛区)赛事指挥系统(MOC)为赛场气象保障提供技术支撑。
为确保各项服务落实到位,深圳市气象局坚持强化多项保障:加强赛事期间对场馆及周边的气象监测,增设临时观测点;依托科技力量,提供更精准的预报预警;开展多元化的特色预报服务,提升信息传播的覆盖面与有效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航空模型项目赛场中,深圳市低空气象服务平台成为赛事安全保障的核心力量。平台依托 1000 米低空空域综合监测体系,融合自主研发的 “考虑天气风险的无人机控制方法及系统” 发明专利技术,构建起覆盖赛事全程的专业化气象支撑网络,以 “百米级” 监测精度为航模赛事安全保驾护航。鉴于航模运动对风场、降水、温湿度等气象要素敏感度极高,传统地面观测难以满足低空飞行保障需求,平台构建了覆盖 0 至 1000 米低空空域的立体化气象监测体系,解决了地面观测局限,从而实现分层风场精准捕捉。
据悉,深圳市低空气象服务平台拥有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处理百米级实况气象要素、云层演变图谱及地面雷达的风切变等多源数据,对航迹区域内的风暴强度分布进行分钟级预测并判断威胁等级,指导无人机进行规避,重新规划飞行路径,合理调整飞行速度。可为赛事的精准决策依据,既能够规避风力对航模飞行的影响,也能为赛事组委会调整赛程、优化飞行时段提供科学参考,从 “被动监测” 升级为 “主动风险管控”,在关键领域填补了低空航模赛事专业化气象保障的技术空白。
编辑 李璐 审读 欧阳晨煜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上官文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