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龙华区重磅推出40位 “创业先锋”人物,肯定企业家为龙华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今天,我们分享的是龙华 “创业先锋”人物赵卉洲的故事!
▲艺之卉时尚集团(深圳)有限公司品牌创始人赵卉洲。
立足深圳,面向全球。深圳的气质,开拓、包容、创新,众多深圳建设者以自己的理想、职业、品格与这座年轻而国际化的城市交相辉映。
10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艺之卉时尚集团(深圳)有限公司,艺之卉品牌创始人、首席设计师赵卉洲应邀参加了庆祝大会,并荣获深圳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杰出工匠”称号,是仅有的5位女性获奖者之一。
▲赵卉洲作为女企业家代表参加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
赵卉洲说,这次被授予“杰出工匠”,并以此身份参加了大会,对我个人是认可,更是对我鼓舞,让我倍感骄傲。对于自己深爱的深圳,这次在重要时间节点上,以一座城市之名给予我如此之高的荣誉,真的非常激动与自豪。作为深圳时尚创意产业界的获奖人员,我深刻感受到了国家对创意设计行业的关心和重视,国家给予特区的新礼包必将让深圳更有新活力,深圳设计行业未来将会融汇进各个领域,科技与时尚领域也会有更多的交集,深圳的创意行业未来无可限量。
为梦想而努力和拼命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当初,也正是深圳的活力与开放吸引着刚刚大学毕业的赵卉洲,像众多奋不顾身的年轻人一样,选择奔赴南方,在深圳这片崭新的热土上寻找发展机遇。1997年,赵卉洲来到深圳,“每个人都希望在深圳这座城市站稳脚跟、实现梦想,所以努力和拼命是这座城市几乎每个人的基本属性。”
▲赵卉洲夺得第22届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
赵卉洲成长于荆楚之地,后考入湖北美术学院学习服装设计。她对服装设计的热爱其来有自,她母亲就经营着服装店,这对她产生了潜移默化地影响,每每学到新的服装设计理论,她都会和母亲分享,对于服装设计的热爱渐渐在自己的内心生根发芽。
到深圳之后,赵卉洲应聘到一间服装公司担任服装设计师。工作中的她十分专注,而且深圳发达的时尚资讯也让她的艺术视野得到了极大地拓展,更为重要的是这座城市向上向善的精神气质也极大地感染了她,滋养着她,“只要我稍微有所懈怠,我立马就会产生危机感,觉得自己要落后了。也正是因为深圳的快节奏,才能够让我逼迫自己不停吸纳新知识,快速成长。”
“其实最初并没有想要做成多大的事业,作为设计师,当然希望能够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店,卖自己设计的衣服,尽我所能与更多的人分享美传达美。”赵卉洲很快就如愿以偿了,而她设计的衣服也越来越受欢迎,她开始思考:为什么不发展成自己的品牌呢?系列地将自己关于美、关于服饰的种种思考和表达向更多的人传达与分享呢?
因毗邻香港,深圳自改革开放后,港台服饰和相关理念开始进入内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服饰的新潮与多样化,深圳的服装产业也开始由“贴牌生产”向着“深派”时装设计的方向发展,政府也开始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动企业自创品牌和产品。1998年1月,赵卉洲注册了自己的女装品牌“EACHWAY艺之卉”。
艺之卉,取自赵卉洲的名字,“卉”以表达源于自然之物之隽永、坚韧,而“艺”代表着品牌与生俱来的艺术追求与审美。一直以来倾心于东方鱼文化的她还将“鱼”作为品牌的图腾,鱼的灵动、自然、内敛、外柔内刚的精神,渐渐积累沉淀出品牌“简约自然、清新优雅、时尚品位、大气内敛”的艺术风格。
“从1997年开始创业,一直到2008年,在我来说一直是一种日夜奔跑的姿态,也是品牌原始积累的过程,每天做设计,把自己钟爱的服装推向市场,与此同时我自己也在不断地深化关于美、关于艺术的种种思考和实践。”赵卉洲说。
让时尚与中华文化融为一体
赵卉洲非常钟爱少数民族文化,在她看来,这是一股生生不息的美学源泉,“少数民族的刺绣,比如苗绣、彝秀,都是刺绣文化的沉淀,非常震撼,希望能让更多人去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美”。她带着设计师团队、母亲和孩子深入到贵州地区和绣娘们交流学习,共同去感受艺术的源头,生活的本真。
▲赵卉洲率团队走进贵州,与当地手工艺人交流。
“在贵州时,我们在树林里吃饭,在稻田里喝酒,整个过程我们的交流是情感的碰撞。每次当我们快到村子里时,绣娘们从很远的地方就开始迎接我们,那一刻的感动,当中的情感交织,才会有灵感的爆发和设计的创意。”聊到设计,赵卉洲的眼睛一直焕射出别样的风采。
在旁人眼中,农村生活有些隔绝和闭塞,但对于设计师赵卉洲而言,“一定要到环境当中去浸染”。“一件作品有灵魂,不是因为它需要灵魂,而是真实、确实存在灵魂,作品的背后是情感,从做这件衣服的创意开始,到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才有最后的作品。可以说,一件有灵魂的作品背后是各种情感的交织。”
▲故宫建福宫花园,赵卉洲与时装设计作品。
作为跨界时装设计师,赵卉洲从2014年就开始致力研究并践行非遗创造性转化,与此同时,赵卉洲也希望传统艺术与手工业的表现方式在很好传承的基础上能有更多的产业元素注入,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创意产业提升有所助益,帮助少数民族群体解决生计问题,提倡“有尊严地活着”。
赵卉洲先后创办卉基金、绣娘工坊,在深圳政府的支持下,筹划创建艺术馆、博物馆、创意产业园,她说,中国从来不缺“文化”,而是缺整理的人。赵卉洲希望,可以溯流追源形成一个自由的循环,也形成可持续创新的土壤。
▲赵卉洲为嘉宾讲解非遗织锦展展出民族织锦的时尚化设计表达。
作为一名设计师,赵卉洲认为,加速非遗文化国际化、中国设计师品牌国际化迫在眉睫,因此,2014年她就开始主动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责任,并推动国内优秀本土设计“走出去”,让“中国制造”品牌获得国际认可。
一路走来,和深圳这座城市同成长、共进步。赵卉洲说,作为一名设计师,创新、创意是一辈子的事,“未来我将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继续大胆创新,坚定前行,努力建设设计扶贫体系、原创设计体系、非遗体系等,将时装和中国文化融为一体,为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作出自己的贡献。”
东方元素走向世界舞台
在20余年的时间里,赵卉洲不断总结、梳理、沉淀、升华,为促进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也为“时尚”二字开辟出更加丰沃的土壤。
▲ HUI S/S 2020米兰时装周“中国名伶”大秀。
作为服装设计师的赵卉洲说:“时尚是先锋的,而经典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始终拥有优雅的美感,你觉得美的同时,又能融入你的生活。经典与我们的生活是高度相融的,通过衣饰,你的气质也可以被阅读。”
赵卉洲倾心而往的“新东方”设计,不局限于东方元素的摘取,而是自服饰文化内核之中迸发而生属于这个时代的匠心与创意,将千年华夏文明的精粹凝练于一针一线、一光泽一回转间,让陌生的美感不再沉睡。
“我们在设计时不刻意强调中国文化,而是重视中国文化里具备的全球兼容性。将中国元素与国际元素融合,既彰显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又尊重各经济体的文化多样性。”赵卉洲说。
2013年,APEC组委会向全国设计师发出邀请,经过三轮严格评选,赵卉洲正式入选,并成为与会的“第一夫人”服装设计师的主设计师。如何展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尊重和融入不同参会国家领导人本国的文化元素,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每一个设计环节都考验着赵卉洲。
赵卉洲也在不断地调研、总结,她希望既有传统文化底蕴,同时又兼具现代气息,既有领袖气质,同时又有百姓风范的气质,并且展现出当代女性的风貌,传递成熟、优雅的美感。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赵卉洲团队创新使用羊毛与真丝的混纺,实现光泽与廓形的统一;选用宋锦作为装饰面料,以苏绣等传统工艺进行细节装饰;采用传统藏青、浅杏色等素雅色系,实现整体风格的极简大气……历时近一年的设计与打磨,最后呈现出的“新中装”获得了广泛认可。
▲设计细节。
“东方美学是一个动词”——这一震动业界的美学论断也在此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认证和表达,认知产生创意,创意驱动实践,10多年的筚路蓝缕,至此终于开辟了另一番疆域。
从一名新锐设计师,到时尚集团的掌舵者,再成为深圳时尚文化的重要开拓者,赵卉洲对于设计的热爱从来没有改变过,反而随着时间的淬炼日臻纯粹。
赵卉洲的脚步始终是忙碌的,从深圳出发,她的足迹从祖国山河踏遍世界各地。深圳时装周、米兰时装周、中国国际时装周、艺之卉发布秀、线下活动……她以实际行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坚守,让世界关注东方时尚。
▲《时尚大师》录制现场(左三为赵卉洲)。
在《时尚大师》的舞台上,赵卉洲用极具科技感的材料结合传统中国色和刺绣,为大众带来耳目一新的“科技+时尚”体验:透视感的视觉冲击、流光溢彩的面料搭配传统的青花设计……“未来的设计师必须也是科学家,将来的设计一定会和科技结合得非常紧密,这也是一个重大挑战。未来不叫跨界,而是无界。”
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的时尚产业迎来发展“新风口”,赵卉洲也希望,通过集团、博物馆等系列文化平台,吸引世界关注设计、关注深圳,关注中国文化遗产,“做到用设计改变生活,并促进深圳时尚产业的发展,带领中国设计走向国际,更重要的是这种对于美的念想,能够给这座城市时时注入不一样的力量和气质,我们深圳不一样”。
(晶报供稿)
编辑:陈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