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个!社康开进文体中心,南山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开运动处方

深圳特区报记者 帅文清 通讯员 何跃 肖哲真
11:1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我减重刚进入运动阶段,医生给我开的运动处方是游泳,正好就能去楼上游。说以后可以开始尝试羽毛球、网球等,非常专业,我迈开腿也更有动力了。”家住高新南的韩女士(化名)近期在粤海医学运动健康中心开出第一张运动处方。近期,位于粤海文体中心一楼的高新南社康粤海医学运动健康中心正式启用,深圳社康首次开进文体中心。

“运动是良医”已成为共识。深圳市作为全国首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常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市民已超800万,但随之带来的健康问题却易忽视。“许多运动人群的科学理念不足,普遍存在‘三不一热’——不热身、不放松、不康复,一腔热情,这让‘运动是良医’打了折扣。科学运动才是真正的‘良医’,预防、锻炼、康复一步都不能少。”粤海医学运动健康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体卫融合已成为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卫生健康体系的重要抓手。深圳市正积极推进体卫融合工作社康中心服务模式的建设,高新南社康粤海医学运动健康中心周围的居民则抢先尝到了甜头。数

在社康也能健身了

“这个社康像个专业健身房!”大湾区全运会来临之际居民运动热情高涨,粤海医学运动健康中心启动后,引来附近诸多居民参观,这是很多人的第一印象。粤海医学运动健康中心位于粤海文体中心一楼和二楼高新南社康,地处“社区休闲广场”核心区域,与体育活动中心等公共空间相邻,从空间上把“运动”和“健康”连在了一起。走进中心,色彩鲜亮、运动气息满满,看病的焦虑不再,迎面而来的是想一起加入运动的快感。

除一般社康机构设置的全科诊疗区、健康教育区等分区外,中心主要设置了运动综合评估区、个性化训练区、康复治疗区等多个功能区域。为提供“运动-健康-医疗”一体化服务,中心专门配备了运动处方师、康复治疗师、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专家、体能训练专家等专业人才。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专家团队也将定期到社康中心坐诊、带教,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

“现在在文体中心健身前就能评估,运动完不舒服转头就能找医生,康复过程能有专业人员全程指导,我们运动更有动力、更安心!”市民参观完中心后连连称赞。

科技赋能精准检测+中西医结合特色护航

“原来我跑步姿势的问题在这里!左肩倾斜5度!这些设备真的很先进,满满的科技感!”法兰克福(深圳南山)足球训练中心的少年队员李阳(化名)拿到了动作捕捉体态评估系统为他测试的报告结果。为精准制定处方提供有力数据支撑,中心突破传统局限,配置了心肺功能测试系统、人体成分分析仪等20余种运动健康设备,可进行身体成分分析、心肺耐力评估、体适能测评、关节活动度及力量测试、体态分析评估等科学评测。

现代运动问题也有传统中医“解药”。中心还配备了专业中医康复医师和康复设备,中西医结合治疗运动损伤、慢性疼痛等问题。例如,对于常见的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运动损伤,医生可运用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手段,配合康复训练,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体卫融合助力健康深圳建设

“体质有评估、康复有指导、慢病有预防”在粤海医学运动健康中心不仅仅是愿景,更是现实。

作为深圳市首家嵌入文体中心、以体卫融合为特色的社康,粤海医学运动健康中心的“健身—评估—康复”一站式服务让南山居民享受到了“运动-健康”无缝衔接的全新体验,也是南山区在体卫融合领域的一次积极探索和实践。

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总院长张飞表示,将以该社康为起点,进一步推广体卫融合的服务模式,以减重、睡眠心理等特色门诊全方位推动健康管理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致力于打造全市基层体卫融合/运动处方实践标杆案例,为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南山力量”。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刘彦 二审 王雯 三审 朱良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帅文清 通讯员 何跃 肖哲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