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新韵点燃假日经济热潮 罗湖“双节”接待游客逾140万人次

深圳特区报记者 赵新明 张铭 杨冰洁
10-09 11:1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3个主要商业综合体总总客流突破610万人次

深港澳美食荟飘香引客,吸引日均客流超百万;啤酒交易所创新聚人气,科技赋能激活传统消费;国风潮音融合商圈烟火,勾勒文商旅融合新图景……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罗湖消费市场热力全开,跨境旅游、文化体验与购物消费相互赋能,持续点燃假日经济活力。

据初步统计,罗湖八天假期累计接待游客140.59万人次,同比增长15.8%;旅游收入达15.41亿元,增幅15.1%。其中入境游表现亮眼,境外游客约45万人次,同比增长32%,过夜外国游客增长72%。辖区13个主要商业综合体总客流突破610万人次。

知名IP打造 共绘佳节“同心圆”

“在这里买啤酒,像玩投资游戏一样刺激,特别有意思,让人忍不住就想‘交易’一杯尝尝!”国庆期间,新近开业的“啤酒交易所”成为了东门步行街上的新宠,现场3米高圆柱智能啤酒柱,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

现场,360度环形LED屏实时刷新“啤酒股价”和交易数据,系统会根据各种品类的实时交易情况,每10分钟调价、日涨跌幅±10%。在传统美食美酒销售上,叠加了科技感、趣味性的体验,一下子便戳中了当下年轻人消费喜好。

国庆前夕,2025深港澳步行街中秋美食荟在深圳罗湖东门老街、香港油尖旺庙街、澳门离岛官也街同步启动,集结深港澳特色美食、经典非遗手作、全新文旅打卡项目及炫酷科技体验,成为了来深游客假期“打卡”的好去处,三条老街日均吸引客流超百万人次。其间,市民游客登录“畅游深港澳通行证”小程序,就能领取深港澳三地数百商家的专属优惠券,有效期至10月底,可谓诚意满满。

作为本次活动主会场,罗湖东门老街会场设有80多个摊位,深圳盆菜、茶点等本土美味,来自香港的碗仔翅、咖喱鱼蛋,来自澳门的蛋挞、章鱼烧以及来自台湾的车轮饼、大肠面线等齐齐上阵,联袂献上味蕾上的“团圆宴”。除了本土风味,土耳其沙咖啡、尼泊尔面包配咖喱等异国美食也备受青睐。

不仅吃得开心,更要玩得尽兴。手作区的广式灯笼制作,非遗区的澳门神像雕刻体验、粤剧脸谱绘制,香港长洲太平清醮模型展,科技展区的摩比斯VR体验、积木机器人、NBA BOX体验等,吸引体验者深度参与其中。活动期间,东门会场每日还推出乐队演出、舞狮表演、才艺汇演等节目,让市民游客感受别具特色的文化魅力。

油尖旺南分区委员会主席江正本表示,三地老街承载岭南文化与粤港饮食文化特色,更融汇了深厚底蕴,以庙街来说,此次更是引入“小黄鸭B Duck”IP,推出“B Duck在庙街”主题活动。“我们希望通过年轻化、潮流化的形象,与传统庙街文化碰撞,打造新旧交融的中秋打卡热点。”

双节同庆,烟火人间。联动大湾区三地的这场嘉年华持续十天时间,以美食、民俗、艺术为媒,共同打造可沉浸、可互动、可回味的潮流文化体验场和情感消费空间,不仅为广大市民、游客开辟了“一程多站、深度体验”的假日新选择,更为区域协同发展下的文商旅融合注入了新动力。

国风国潮引流 消费热力全开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罗湖注重提升文旅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为假日经济注入发展活力。

听滇深合鸣,赏白石真迹,看非遗巡游,逛文创市集……国庆中秋期间,罗湖益田假日广场人流如织,非游不可·遗韵流长——2025罗湖区非遗文化节让国风、国潮成为商圈活动的一抹亮色。

记者看到,现场设有非遗互动欢乐大巡游、“月之故乡”中秋民族民间音乐会、中秋霓裳飞天秀、齐白石真迹展、古风市集与亲子手作体验等各类国潮活动,以商圈为舞台、非遗为载体、文化为内涵,邀游客在诗意与烟火气中,感受传统非遗的鲜活魅力。

潮汕青年英歌舞、黎围麒麟舞、徵音汉服埙礼乐团、云南瑞丽民族民间服饰秀等融合多地特色国风国潮精粹,让传统技艺在烟火气中“活”起来、“火”起来,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到场,实现文商旅融合赋能商圈建设。

非遗文化节期间,益田假日广场到场客流总计超40万人,其中6日、7日夜间传统非遗表演更是场场“爆满”。此外,IBCmall、KKmall等商场引入各类传统国潮演艺,也实现较好效果。

据统计,10月1日-8日,深圳万象城、金光华、KK MALL、KK TIME、益田假日广场、天河城、喜荟城、宝能环球汇、万象食家、太阳百货、1234space、东门茂业百货和IBC MALL等13个主要商业综合体总客流超610万人次,同比增长9.6%。

功能服务升级 传统商圈加速迈向“潮流新地”

近期黄金价格持续强势,国内黄金饰品价格也水涨船高。作为全国最大黄金珠宝交易集散地,深圳罗湖水贝市场黄金消费、以旧换新、黄金回收等交易高度活跃。

相关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水贝各大商业体人流涨幅明显,同比增加普遍在10%-15%,以水贝壹号、IBC珠宝艺术世界来看,每日客流维持或接近4万人次左右。不少来深游客还专程来此,“旅游+淘金”的消费模式成为假期水贝独特风景。

“高流量”源于街区在商业形态、消费场景上的吐故纳新、迭代升级。日前,水贝商圈南北交通接驳再升级,水贝地铁站D出口连通水贝壹号、水贝国际、水贝金座等多家黄金珠宝商业体的地下通道投入使用,市民游客从地铁站厅层即可直抵水贝核心商圈,消费便利性和片区商业活力显著提升。东门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注重业态提升与文化赋能“两手抓”,原新白马批发市场正在打造大湾区首个“动漫+游戏+虚拟偶像”全产业链二次元商业综合体,预计10月底启动试运营,届时,万代、卡游、三月兽等头部品牌将在此打造沉浸式体验专区,并配备户外双LED巨幕和全息演唱会系统、虚拟偶像剧场与电竞比赛场馆,进一步吸引“Z世代”人群。此外,罗湖“无人小巴+跨境巴士”双线联动,让深港居民和游客的跨境消费、城区逛街更加轻松便捷;笋清755巴士专线串联起深业车城、工业站铁路文化IP、卡丁车俱乐部、红岗公园、万象食家及宝能环球汇等街道特色地标,方便市民游客“车喝玩乐购”一站式体验。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地处深港交流“大通道”的罗湖,人潮涌动,热气腾腾。记者从口岸部门了解到,罗湖、文锦渡、莲塘口岸三个口岸1-7日出入境人数共212.68万人次,其中莲塘口岸整体同比增长13%,单日最高接近10万。

出境客流中,家庭游、研学游成为主力军。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离境退税优化、支付和交通便利化等多项外籍人员来华便利措施推出,外国游客入境中国旅游购物和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数量不断攀升,“一程多站”式旅游和消费模式广受欢迎。

从非遗巡游的“文化引力”到智慧啤酒柱的“科技磁吸力”,从三地美食的“情感纽带”到离境退税的“政策红利”,罗湖通过文商旅深度融合,加速将传统消费场景转化为沉浸式体验场。未来,随着东门二次元综合体试运营、深港澳老街合作常态化,这一串联历史与潮流的“深港通道”,将以创新姿态持续燃动假日经济新引擎,为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赵新明 张铭 杨冰洁)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