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千里共中秋:一封来自雪域高原的感谢信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梓欣 通讯员 黄俊生 苑姜昆 文/图
10-08 15:4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中秋前夕,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皇岗边检站执勤七队一级警长江琛蕾收到一封从西藏类乌齐县寄来的信。信封里是一张点缀着彩色斑点的手写信纸,工整的字迹写满感激:“在我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是您帮助了我……一个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亲人的人。”

这封信来自江琛蕾长期资助的藏族学生昂旺措姆。信中,她用略显生涩却真挚的汉语,讲述了家庭突逢变故时的无助。出身普通牧民家庭的她,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却因家中突发债务濒临辍学。“命运很残酷,一个普通家庭要背负巨额债务……是您选择了资助我上学。”字里行间,既有对现实的沉重感知,更有对未来的坚定期盼。

昂旺措姆特别提到,江琛蕾的爱心资助不仅缓解了她的经济压力,更让她“开心地开始了大学生活”。如今她已逐渐适应校园,在信中立志:“将来也要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落款处,她写下真挚的中秋祝福,稚嫩的笔触与郑重的承诺交织,格外动人。

就在昂旺措姆提笔写信的同时,皇岗口岸临时旅检场地的出境大厅里,江琛蕾正身着藏蓝色警服,在“中国移民管理”标识牌下专注地核验旅客信息。身后是川流不息的通关人群,金属栏杆分隔出的通道延伸向远方。这是移民管理警察专业高效服务的常态,也是这场跨越千里对话的起点。

“边检工作不仅是查验证件,更是与人打交道。”江琛蕾的同事说,她常利用休息时间联系受助学生,“每次看到孩子们发来成绩单,她都特别高兴。”而昂旺措姆的这封信,恰似中秋月圆前的一束光,照进了国门一线坚守岗位伴月守团圆民警的日常。

这场善意接力的背后,是皇岗边检站执勤七队长期以来的公益传承。通过队里藏族民警向巴丁增的介绍,江琛蕾了解到类乌齐县部分学生因经济困难无法继续学业,便主动提出资助两名高中生直至大学毕业。两年来,她每月从工资中拨出固定金额汇款,并定期与孩子们通话鼓励。

今年夏天,昂旺措姆如愿考入大学,却因家庭变故再次陷入困境。江琛蕾得知后立即追加资助,并写信开导:“不要有心理负担,读书是为你自己,也是为更多人的未来。”这封信被昂旺措姆反复阅读,最终化作回信中那句坚定的话语:“我想爸爸也会慢慢好起来,也相信我的未来是光明的!”

“跨千里,共中秋”——在江琛蕾身上,这句话有着双重含义。作为移民管理警察,她守护着千万人跨境的团圆路;作为资助人,她以善意搭建起从东南沿海到青藏高原的爱心桥梁。在她看来,昂旺措姆的信比任何荣誉都珍贵:“教育的力量在于传递希望。今天她因我而改变,明天她会去帮助更多人,这就是善的循环。”

皇岗边检站执勤七队领导表示,江琛蕾的爱心善举是移民管理警察群体公益精神的缩影。近年来,该队民警多次参与扶贫助学等公益活动,“国门卫士的职责不仅是维护安全,更是传递温度。”

千里云海月明,喜乐人间中秋。花盈佳时,江琛蕾依然值守在皇岗口岸的查验台前。而远在雪山下的教室里,昂旺措姆正对着课本认真笔记——两人相隔千里,却因善意与感恩共享着同一片月光,以各自的方式走向更明亮的未来。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杨渝嘉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梓欣 通讯员 黄俊生 苑姜昆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