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中秋月,一脉诗心传” 芬芳诗社深读诗会暨残友中秋问慰活动温情落幕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10-05 07:5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由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中华诗词学会残疾人诗词工作委员会、广东中华诗词学会指导,深圳市橄榄树残友互助中心、深圳狮子会华天服务队、深圳市罗湖区享益志愿服务协会联合举办的“芬芳诗社”深读诗会文化沙龙“千年中秋月,一脉诗心传”中秋诗话专题活动温情启幕。来自全市各区的近百位诗友残友齐聚一堂,共赴一场诗词与月光的约会。

活动伊始,全场起立奏唱国歌,庄严肃穆的旋律拉开序幕。活动由深圳狮子会华天服务队前队长罗燕主持,朗诵艺术家、深圳狮子会华天服务队创队队长赵安妮代表致辞,她提到:“中秋的月亮,不仅悬在夜空,更藏在诗行里。今天我们以诗会友,便是要让这份诗意照进每个人的生活,尤其是残友们的心中。”她强调诗词是连接古今的纽带,更是残健共融的桥梁。

第一章主题分享环节,由华天队狮友们饱含深情的合诵《我的祖国》开启,以此庆祝国庆中秋双节的到来,激昂的声浪点燃全场热情。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家国情怀与诗性基因始终交织共生。

随后,国家一级作家、戏剧学者、广东省文化旅游厅特邀剧作家、广东文化学会戏剧创研室主任秦锦屏以《中秋诗话·人月两圆》为题,分享了中秋节的由来、演变和文化融合。并从苏轼“但愿人长久”的旷达讲到杜甫“露从今夜白”的乡愁,深入浅出解析中秋诗词中的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思。

互动交流中,诗友们踊跃提问,秦老师妙语解答,从  “古人如何借月抒情”到“当代人如何续写中秋诗意”,思想碰撞间,诗词的温度愈发真切。

中场休息时,诗友残友们边品尝着组织者精心准备的水果茶点,边热烈交流自己的收获。

在第二章“中秋诗诵”环节,全场参与者分为五组,各组选出代表诵读经典中秋诗词,老师现场点评,从情感表达、节奏把控等方面细致指导,让参与者在诵读中触摸诗词的灵魂和诗词韵律之美。

随后,芬芳诗社理事  谢恒文与陈秋燕联袂演绎《春江花月夜》,婉转声线勾勒出“江天一色无纤尘”的空灵意境;芬芳诗社理事何月婷、王忠维朗诵的《诗词里的中秋》串联起古今中秋情思,展现月色的多样风情; 朗诵艺术家王小玲朗诵的《血夜里的诗行》,则以特殊视角诠释了月光下不屈的生命力量,赢得阵阵掌声。

最动人的莫过于第三章“中秋问慰”环节。华天服务队创队队长赵安妮,前队长罗燕、陈光荣,第一副队长庄振良、唐世才、黄高博、曾雪枚等人为近百位残友送上中秋月饼和节日美好的祝福,《爱的奉献》旋律响起,双手相握的温度与诗词的温情交融,定格成最动人的画面。

此次活动以诗为媒,不仅让参与者重温了中秋诗词的魅力,更促进了残健群体的文化共鸣。正如芬芳诗社于黎社长所言:“诗词不分彼此,月光照亮每个人。在这里,我们都是追光者,也是诗意的传承者。”


(受访者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温静 二审 王雯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