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4!深圳理工大学教育科研产业“朋友圈”再扩大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09-29 19:5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打造创新人才培养高地

9月29日,在学校成立一周年之际,深圳理工大学分别与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深圳市光明区政府、甬江实验室、深圳市光明银星生命健康产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扩大教育科研产业“朋友圈”。

根据协议,深圳理工大学与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将重点在人才交流、教育发展、科研合作、成果转化等多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助力内蒙古自治区高质量发展,助推深圳理工大学建设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学。

深圳理工大学与深圳市光明区政府则围绕基础教育合作,共建深圳理工大学附属实验高级中学,探索高中—高校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将其打造成以“科创素养贯通培养”为特色的深圳高水平、示范性高中。同时,深圳理工大学将依托深圳理工大学附属实验高级中学组建深圳理工大学附属光明教育集团,通过资源共享、机制创新推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为区域培育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深圳理工大学与甬江实验室将在科技协同攻关、高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启战略合作:设立“新材料专项计划”,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依托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培养兼具原始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双方将积极开展科研合作,结合各自优势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合作共建高水平科研平台等,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

深圳理工大学与深圳市光明银星生命健康产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将围绕AI+药械、生物医药、合成生物、医疗器械等领域共同推进产教融合、加强产学研联合,以打造国家级科技园区、推动生命健康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强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聚焦高质量科技企业孵化培育。具体来说,一是双方共同打造“深圳理工大学科技园—银星银智科学园”,并依托该园区打造国家大学科技园,一期规划深圳市光明银星生命健康产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11000㎡场地空间作为大学科技园载体,同时以银星光明银智项目为落地载体,搭建AI医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二是围绕生命科学领域方向,开展学科共建、资源共享、学生联合培养合作,形成“校区—园区一体化”发展,积极打造卓越工程师学院;三是共同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培育生态体系,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支持地方产业与经济发展。

深圳理工大学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办学模式,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一流科研机构优质丰厚的科教产教资源进行建设,以“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办大学,学科交叉建专业,三院一体育人才”为办学特色,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着力打造创新人才培养高地、科技创新高地、科研成果转化高地,为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