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低碳转型和绿色增长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记者近日获悉,中国平安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双碳”号召,以科技为引擎、以绿色为基调,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企业战略与日常运营,用切实行动演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内涵。
多维发力 减碳理念深入人心
近日,四川成都9452株古树名木有了“自己的保单”,9月24日,平安在当地举行“平安古树名木守护行动”,为该市古树名木捐赠总保额超1.7亿元的专属风险保障,并开展“跟着古树去旅行”文旅主题活动,汇聚多方力量助养华夏古树。
这是平安绿色金融战略的一个缩影。2023年,平安推出覆盖全集团30万员工的碳账户平台,完善“1+N”碳账户体系。该平台是金融保险业内首个实现全员覆盖的碳账户系统,截至2025年上半年,员工碳账户累计减碳行为227万次,减碳量超2.36万吨。
今年世界地球日之际,平安面向全体员工发出节能减排倡议,号召大家积极参与“-5%减碳行动”,鼓励在办公、出行、用电、用纸等环节力争实现5%的能耗节约,共同守护100%绿色未来。
如今,低碳理念已在平安内部形成风尚,绿色办公、垃圾分类、节能减排成为全员自觉行动;“平安守护者行动”等公益平台持续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植树造林、环保知识竞赛、低碳打卡等环保活动。多维发力下,平安“减碳”成效显著。根据平安披露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运营层面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3.9万吨,同比下降8%。
科技赋能 筑牢低碳运营基石
科技创新是平安推进低碳发展的核心引擎。一方面,平安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项目环境效益精准评估与动态监控,全面提升绿色金融服务的效率与准确性;另一方面,推行数字化办公、电力绿色化、绿色建筑与绿色采购等一系列措施,系统推进运营提效与碳减排,树立行业绿色新标杆。
作为中国ESG领域的先行者,平安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企业数字化战略,构建“科技+ESG”驱动新模式。其“平安集团碳账户平台”已形成覆盖绿色金融、碳排放与碳资产管理等多类场景的综合解决方案。
同时,平安将低碳理念融入战略规划和业务创新,将低碳逻辑融入业务条线。如平安产险在行业内首创车险理赔视频查勘服务,利用5G视频技术、视频集中标准化技术等数字化工具,实现客户通过视频完成理赔查勘,减少了传统查勘中需要查勘员现场到达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排放,大幅提升了服务效率;平安人寿服务运营线上化水平达99%以上,投保及服务自动化水平超过90%,既降低纸张消耗,又提升触达效率。
创新互动 低碳文化触手可及
为践行“双碳”目标,平安于今年发起“金种子大赛”,广泛征集员工节能建议,收获了涵盖智能办公、资源循环利用和数字化流程优化等方面的绿色方案。活动期间,“快乐平安”平台发起减碳宣言号召,全体员工共同许下2718个绿色承诺,完成减碳宣言打卡1739人。
今年9月,北京、上海、深圳三城联动发起“两山在心,聚绿前行”活动,超过6000人次踊跃参与互动。在北京,平安不动产北京区域与北京市绿化基金会联合发起“平安金融中心绿色合伙人行动”,在多个地标写字楼通过古树科普、“以书换蔬”、绿色骑行等丰富互动形式,倡导办公与生活场景的低碳实践;在深圳和上海核心职场,平安设置主题展览与互动体验区,通过图文、视频和实物等形式,系统呈现平安在绿色金融、低碳运营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果。活动不仅有效传播了低碳理念,也实现了物料循环利用,生动诠释了低碳运营与绿色发展的内涵。
“每一度电的节约,每一次低碳出行的选择,每一个绿色创意的萌发,都是平安人对‘绿水青山’的切实回应,更是对可持续未来的庄严承诺。”平安表示,未来将继续坚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科技赋能低碳,以金融助力环保,以全员行动守护家园,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