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脐血库千里驰援送“生命火种” 合肥白血病患者获新生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彭衍芬 文/图
09-24 13:3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9月23日晚,就在超强台风“桦加沙”逼近广东沿海前夕,一份珍贵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已率先从广州白云机场启程,由广东省脐血库临床应用专员护送飞往合肥。这份配型成功的“生命火种”,被安全存放在专业的液氮转运罐中,最终顺利送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移植舱,为52岁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刘女士带来重生的希望。

原本按计划,这份脐带血将于24日送达医院。气象部门23日中午发布的台风红色预警显示,"桦加沙"将以15级风力正面袭击粤东沿海。面对即将全面停运的交通网络,广东省脐血库果断决定 "启动应急预案,23日晚必须起飞!"同时启动绿色通道,采取多项应急措施,全力保障脐带血安全及时送达。

生命至上的应急响应

9月中旬,广东省脐血库接到查询申请:一位52岁的刘女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急性白血病,医生决定采用脐带血移植方案。

经全国查询配型,9月12日在广东省脐血库找到了一份相合度较高的脐带血。三天后,专家确认该脐带血符合移植标准,手术定于9月25日进行。

然而天气预报显示,超强台风“桦加沙”正朝广东沿海袭来,对脐带血如期运送构成严峻挑战。

与台风赛跑的准备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每个环节都有严格时间要求,延误可能直接影响患者治疗。

面对台风逼近的突发情况,广东省脐血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果断将原定于24日的运送计划提前至23日晚执行。转运时间的延长,对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活性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必须在-150℃以下的深低温环境中储存。为确保因提前转运而延长的在途时间不影响细胞活性,脐血库对专用液氮转运罐的性能进行了严格验证,确认其能够稳定维持-150℃超低温环境超过60小时,完全满足此次任务的保活需求。

为确保万无一失,血库迅速协调各部门开启绿色通道,加快完成各项审批流程。液氮库工作人员紧急办理出库交接手续,将始终处于-150℃深低温环境下的脐带血小心取出,封装进液氮罐中。转运全程使用智能温湿度记录仪实时监测罐内温度变化,确保这份“生命火种”在25日移植时仍保持最佳活性。

这一系列针对转运时间提前所采取的特别措施,有效应对了台风天气带来的挑战,以保障患者如期接受治疗。

9月23日19时4分,广东省脐血库工作人员携带液氮罐,赶在台风来临前顺利起飞。工作人员在飞行途中始终守护着装有脐带血的液氮罐,随时监控温度变化,确保细胞活性不受影响。

当晚20时42分,航班顺利抵达合肥。这份脐带血被妥善保存,等待在9月25日移植当天准时送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这场跨越千里、无畏台风的生命接力,最终为患者的如期治疗提供了坚实保障。

“每一次成功转运,都体现了我们应对突发情况的专业能力。”广东省脐血库负责人表示,“守护生命,我们永远在路上。”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彭衍芬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