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买回来“品牌空调”,拆机维修被告知是杂牌货,欲发起售后发现卖家已经注销店铺“查无此人”。消费者投诉无门,状告电商平台。日前,消费者蔡先生(化名)介绍,他已向淘宝平台针对淘宝个人卖家售假提起诉讼。
品牌空调买回来1年就坏 发起售后店铺已注销
2024年5月,蔡先生分别在“格力空调优惠店”“生活电器大卖场”两家淘宝店铺,以1749元和1729元的价格购买了“格力空调”。今年6月至7月,两台“格力空调”频繁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制冷。蔡先生试图联系商家售后,却发现两个店铺均已关店注销。蔡先生无奈只好自行联系品牌维修人员上门检修,维修人员拆机后表示,这两台“格力”空调是杂牌机,甚至可能是翻新机。
淘宝相关店铺已闭店。
卖家注销店铺“查无此人”,蔡先生随即要求平台售后。他咨询淘宝客服,客服告知两家店铺的卖家认证类型均为个人认证,无营业执照,店铺已注销,无法售后。经过蔡先生多次向淘宝平台、12315热线投诉后,淘宝官方提出以500元平台消费券作为补偿;对于蔡先生的其他诉求,平台无法处理。蔡先生并不接受平台给出的补偿方案,他表示,其购买两台“格力空调”实际花费超3400元,且后续安装、维修还产生了额外费用,目前已有一台空调无法使用,实际经济损失远超平台给出的500元补偿。
读特新闻记者从蔡先生提供的交易快照中发现,两家售卖“格力空调”的淘宝店铺,均在商品名称中明确写有“格力空调”。商品详情页的文字、图片介绍,与格力官方旗舰店同款空调的介绍一致。商品头图和介绍中也突出了“官方全新”“整机10年免费保修”“新一级能效”等卖点。
蔡先生提供的交易快照。
消费者一纸诉状起诉电商平台
蔡先生网购“品牌空调”,时隔1年发现是杂牌机,为给自己讨个说法,蔡先生一纸诉状起诉电商平台。
针对两台在淘宝个人卖家购买的“格力”空调,蔡先生的起诉理由为“商家欺诈销售假冒产品”,蔡先生认为,平台未核验产品合格证明及品牌授权书,导致假冒商品流通,此为未履行资质审核义务;平台在其提交有关产品是假货证明后,消极处理,且平台对多店铺以个人名义开店售卖大型家电采用模式视而不见,此为明知侵权未采取措施;平台以“商家关店且保证金不足”为由,拒绝承担法定赔付责任。综上,蔡先生认为电商平台应该承担连带责任。记者获悉,针对此买卖合同纠纷,杭州互联网法院暂未立案。
为了核实相关情况,读特新闻记者向阿里巴巴集团提出采访问题,截至发稿,暂未予以回应。
律师:平台的“形式审核”为售假行为提供可乘之机
针对蔡先生在个人店铺网购空调售后困难的经历,广东金唐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法律事务部副主任王羲航律师分析指出,淘宝个人店铺入驻门槛过低是重要原因之一。根据现行规定,个人仅需身份证即可注册开店,保证金金额较低,部分商家利用这一漏洞,使用虚假身份信息注册,售假后迅速注销账号“跑路”,消费者难以追溯追责。同时,平台对商家资质审核及商品信息真实性监管存在明显漏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需核验入驻商家身份、地址、行政许可等信息,并对商品信息真实性进行管理。但从实际案例来看,部分商家未提供营业执照、品牌授权书等关键材料,仍能在平台销售标注知名品牌的商品,平台“形式审核”而非“实质审核”的模式,为售假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对于消费者而言,面对网络购物中的假冒商品,应如何规避风险?王羲航律师建议,网购前需仔细核实商家资质,查看营业执照及品牌授权证明,对个人账户销售高价值商品保持警惕;在购买过程中,留存商品宣传页面截图、订单记录、支付凭证等关键证据;收到商品后,及时核对品牌标识、参数等信息,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平台投诉并留存沟通记录,必要时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报告,为后续维权提供依据。
编辑 高原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江晓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