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至1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主办,中阿文化和旅游合作研究中心承办,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支持开展的“阿拉伯国家文旅官员和学者研修班”深圳站举行。
4天时间里,来自埃及、阿尔及利亚、约旦、巴林、摩洛哥、毛里塔尼亚、突尼斯、阿曼、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的17名文旅官员和学者开启了历史人文与科技体验兼具的深圳之旅。
阿拉伯国家文旅官员和学者研修班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参观。 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走入鹏城古今 感受文旅脉搏
此次研修之旅从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开始,学员们先后参访了莲花山公园、南头古城、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等知名文化地标,感受在中国改革开放浪潮中,深圳从边陲小镇到现代化都市的沧桑巨变与多元文化交融的独特气质。
在莲花山公园,中阿卫视的摩洛哥籍记者毕诺通过手机完成独立点单,十分钟内就在公园里品尝到了自己下单的咖啡。“跟做梦一样,我到访过全球各大洲,但还从未在其他国家见过这样的技术。”摩洛哥旅游、手工业和社会团结经济部(旅游部)战略与合作司副司长欧麦尔·迪尼亚惊叹道。
在锦绣中华·民俗村,学员们穿梭于景区内的非遗展演、特色市集和建筑间,一站式感受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特色和人文风情;在南头古城,学员们沉浸式感受千年古镇与现代文旅消费共融的蓬勃生态。
触碰前沿科技 预见未来产业
协助老人服药、提醒作息的人形机器人;可进入危险环境进行救援探测的机器狗……学员们走入了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未来时代机器人6S店”,深入了解深圳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成果和最新应用。“令我感到惊喜的,不仅是这些各具特色的机器人,更是深圳向世界打造了一个展示它们的舞台,这太不可思议了”,突尼斯旅游和手工艺部研究与国际合作司司长穆娜·格利斯说。
诸如此类触碰前沿科技的时刻在深圳还有许多。“中国文化在阿拉伯世界已不再陌生,深圳的科技发展在阿拉伯国家有很高的知名度。来这里开展研修,有利于学员们观察和想象中阿未来产业交流。”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文化和文明对话司司长优素福·巴德尔·米沙里表示。
此次研修班旨在增进阿拉伯文旅官员和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国文化和旅游资源的认知和理解,深入体验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共同探讨如何推动中阿文化和旅游产业合作、深化人文交流、促进游客互访,共同探索中阿文旅合作新空间、新模式、新路径,助力构建“更广维度的人文交流格局”。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张蕾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彭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