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过去就几分钟,饭菜可口又便宜,解决了我们老两口吃饭的大难题!”家住本社区的朱阿姨说。近日,白石洲西社区通过“走出去”与毗邻社区一家餐厅达成合作,共同打造“社区长者餐桌”,长者就餐更省心、更便捷。
白石洲西社区有6个住宅小区,60岁以上老年人4025人。社区地理面积狭长,首末端约2.5公里。今年起,原有多个助餐点仅保留世纪村南门1个点位,距离较远的老人取餐不便,日订餐人数一度降至不足10人。“吃饭难、吃饭愁”成了老人们的“心病”,也是社区党委必须破解的民生难题。
面对社区内助餐资源有限的现实,社区党委选择主动“走出去”。经过3个月走访、沟通、协调,最终与毗邻社区一家餐厅合作,为本社区老人共建“社区长者餐桌”。餐品包含热菜、粉面等,支持“现点现吃”或“现点现取”,就近就便,获得就餐老人普遍好评。通过“借力”邻里就餐资源,社区有效延长了助餐服务的“幸福半径”。
服务不止“牵线”。对选择现场就餐的长者,社区工作人员提供从登记、引导到问题协调的“一站式”细致服务;对居住地距离助餐点较远、不便到场的长者(如中信红树湾、红树西岸),社区则与毗邻社区助餐点精准对接,确保服务覆盖与可及。
“我们不仅仅是简单地牵个线,更要做实服务的‘最后一米’。”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工在现场为每位咨询、办理的长者耐心讲解,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协调处理,尽可能让老人“吃得方便、吃得满意”。
推进过程中,社区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供餐商家、老年居民、友邻社区之间来回穿梭,就餐品类、口味偏好、送餐时间等细节反复打磨,持续优化流程,形成高效的多方协同机制。
成效已初步显现。服务启动初期,就餐长者不足10人;自8月1日启动跨社区合作以来,已有102名长者完成新的就餐登记,知晓度、参与度稳步提升。该做法在有效回应本社区长者就餐诉求的同时,也为社区、长者、商家共建“养老服务共同体”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小饭碗里装着大民生。”下一步,白石洲西社区党委将继续聚焦长者群体的急难愁盼,深化跨区域、多层次的为老服务合作,推动助餐服务与健康监测、文化娱乐等场景衔接,持续提升长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做长者服务的“贴心人”。
(受访者供图)
编辑 秦天 审读 杨渝嘉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潘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