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浩沙杯”游泳之星邀请赛总决赛落幕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孟菲 文/图
09-14 11:4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9月14日,为期两天的2025“浩沙杯” 游泳之星邀请赛总决赛在深圳大学城体育中心游泳馆顺利收官。作为深圳青少年游泳领域的年度重要赛事。赛事以专业办赛水准、全龄覆盖规模与创新赛事设计,不仅为青少年搭建了展现泳技、追逐梦想的竞技平台,更成为推动深圳游泳人才培养、激活城市体育活力的生动实践。

专业办赛护航,多方协同筑保障

本次赛事由深圳市游泳协会主办,赛事获深圳市水上运动协会支持,由深圳鑫达环资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福田区青少年游泳协会等7家单位协办,多方协同构建“专业主办+高效执行+多元支持”的办赛体系,为赛事高质量开展筑牢根基。

从赛事筹备到落地执行,组委会始终以专业标准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赛场选用国际泳联认证的 50 米标准泳池,配备恒温系统,同步启用 25 米热身池,满足选手赛前热身与正式竞技需求;技术层面引入全自动电子计时系统,精准保障出发计时与成绩发布,确保赛事公平公正;服务保障上,60 名义工经系统培训后,按早、中、晚三个时段提供场地器材管理、参赛引导、补给协助等服务,全力保障每日三场比赛顺畅运行;赛前更召开联席会议明确赛程规则与安全细则,为赛事平稳推进筑牢安全防线。

全龄竞技展风采,多元项目激活赛场活力

本次赛事在参与广度与项目设置上实现双重突破。参赛对象覆盖全市各游泳俱乐部、各区青少年业余体校选拔的优秀选手,按年龄科学划分共7个组别,让6至17岁不同年龄段的游泳爱好者均能找到适配赛道,其中深圳市南山区泳冠科技体育培训中心有限公司、奥斯特游泳俱乐部、吴鹏游泳俱乐部分别以147人、134人、132人的报名规模位列参赛人数前三。

比赛项目涵盖自由泳、蛙泳、蝶泳、仰泳及接力等多个类别,既包含基础的50米打腿项目,也设有考验综合能力的 400米混合泳项目,覆盖从入门到进阶的全技能维度。赛场上,小选手们劈波斩浪、奋力向前,新手展现勇气与热情,高水平选手角逐实力与速度,部分选手成绩更跻身全国同年龄段前列,充分展现了深圳青少年游泳运动的强劲实力与蓬勃活力。

少年泳者诉心声,赛场成长见初心

赛场内外,不少参赛小选手分享了自己的参赛感受与成长收获。来自U10组的李沐妍刚结束50米蛙泳比赛,虽然未进入前三,但脸上仍洋溢着笑容:“这次和好多厉害的小伙伴一起比,我发现自己转身的时候比以前快了。下次我要练得更勤快,争取明年拿奖牌。” 她还提到,赛前教练特意帮她调整了呼吸节奏,这次比赛也让她更懂“坚持”的意义。

同样是U10组的白禹南比赛表现成熟很多,他说:“我七岁就接触游泳了,当时因为我有哮喘,心肺功能不好,爸妈送我来练习心肺功能。没想到我在游泳项目中有点天赋,被教练选中到了市队,我曾经得过市运会二等奖,现在心肺功能好了很多也不哮喘了。”“去年这个比赛我没能参加,今年来到现场觉得很有大赛氛围,希望我自己能取得好成绩。”

而首次参赛的U7组小选手王语诺,在50米自由泳打腿项目中完成了自己的赛场首秀。她拉着妈妈的手说:“泳池里的水暖暖的,一点都不害怕!虽然游得慢,但我坚持到终点了,教练说我很棒!” 简单的话语里,满是对游泳运动的喜爱与初次挑战自我的自豪。

创新赛制添温情,专属颁奖见证新星诞生

为提升赛事体验与参与感,组委会在赛制设计上融入诸多创新元素:推出 “师徒同场竞技” 项目,教练员与运动员组队参与 4×50 米自由泳接力,在竞技比拼中增强团队凝聚力,让赛场多了份温情互动;采用 “三站积分赛制”,设置报名费返还、全运会门票、明星签名泳帽等奖励,同时评选 “游泳之星” 与 “游泳团队之星”,充分调动选手参赛积极性,让赛事兼具竞技性与趣味性。

比赛结束后,组委会即刻举行专属颁奖仪式。现场鲜花簇拥、掌声阵阵,为各年龄组单项及接力项目前 8 名选手颁发证书,为前三名授予深圳市游泳协会精心定制的、带有会标的奖牌与吉祥物。奥运冠军教练员、各社会团体领导及组委会成员共同为获奖运动员颁奖,在万众瞩目下见证新一代游泳新星的成长与荣耀,为本次赛事画上圆满句号。

赛事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场为期两天的游泳盛会,价值远超赛场本身,不仅带动体育器材、场馆服务、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消费,为深圳文体经济注入活力;更通过赛事交流推动区域体育文化融合,将深圳 “追求卓越、敢为人先” 的城市基因融入体育事业发展,成为深圳 “活力之都”“运动之城” 建设的生动注脚。

编辑 秦天 审读 白珊珊 二审 王雯 三审 余晓泽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孟菲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