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广弘3号”小白鸡新品种发布会在广州举行。据悉,这是我国首个引入黄羽肉鸡血缘培育的小白鸡新品种。“‘广弘3号’小白鸡新品种配套系正式通过国家审定,充分展示广东作为畜禽种业强省的担当与作为。”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棕会指出,当前正广东坚定实施“粤强种芯”工程,久久为功培育而成的“广弘3号”小白鸡填补我国华南地区自主创新研发小白鸡的品种空白,将成为广东推动畜禽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又一有力抓手。
农业农村部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姜润深介绍,“广弘3号”小白鸡的成功培育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广东有丰富的种源基础,超过40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为开展多元化肉鸡品种选育提供雄厚基础;二是广东有明确的市场育种目标,项目启动时就将节粮、长速快、饲料转化率高、屠体美观、肉质肉品风味佳等特点作为育种目标;三是有强大的科研支撑。
“小白鸡”亮相,为何引发全行业聚焦?
记者了解到,我国肉鸡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上市量达世界第一位,鸡肉已成为全国第二大消费肉类,主要分为白羽肉鸡、黄羽肉鸡和小型白羽肉鸡三种类型。2024年,小白鸡上市量24.8亿只,鸡肉产量占总产量约20%,具有料重比低、生长速度快、生产效率高等显著优势,在生鲜鸡、预制菜等光鸡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广东省广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蔡飚介绍,“广弘3号”小白鸡新品种配套系具有优质性、节粮性、创新性三大特点。对标国内外主流同类产品,“广弘3号”在品质上实现突破性升级,研发团队创新性引入黄鸡、仙居鸡优质型黄羽肉鸡血缘,其肉质细嫩、鲜美多汁,风味口感与麻黄鸡相差无异,是新型优质型小型白羽肉鸡品种。
数据显示,与社会上同类型品种相比,“广弘3号”小白鸡料重比低了0.13,每只上市肉鸡耗料量少254.8克,若按每年推广2亿只计算,可节约饲料粮食5.1万吨。选育过程中,研发团队应用快慢羽基因分子检测技术实现雏鸡自鉴雌雄,结合青胫分子检测技术保障品种纯度,应用基因组学选育突破研发培育的技术瓶颈,依托云计算系统开展智能化育种,累计实现育种数据处理超2亿条。
此外,由于配套系种母本具有黄羽特征,淘汰鸡价值高,能显著提升企业和养户农户的收益,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作为广东省属国有家禽种业企业,南海种禽(广弘种业)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和佛山、河源的长期支持下,深耕种业发展40余年,是首批国家肉鸡核心育种场企业、首批国家肉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企业、国家高新科技企业、国家种业阵型企业。近年来,其潜心与专家合作研讨并通过“现场育种+分子育种”相结合,培育出“广弘3号”小白鸡新品种配套系,经农业农村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通过。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国家生物育种重大专项技术首席聂庆华表示,此次科企合作成功培育出“广弘3号”小白鸡配套系,有三点创新举措:一是根据品种培育以及市场的具体需求靶向加强技术联合攻关,为品种性能领先和市场推广奠定基础;二是在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撑方面加强合作,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进一步充实企业的育种技术团队;三是共同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种业横向课题,联合组建家禽研究中心,助推肉鸡产业发展和国家种业振兴战略。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