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湘雅专家联合开展深圳首例创新术式,50岁肾衰竭男子甲状旁腺功能恢复正常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09-05 10:5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深圳前海泰康医院胸外科与肾病学科紧密协作,通过多学科团队(MDT)联合诊疗,成功为一名纵隔肿物患者实施了不经胸腔的纵隔肿物切除术,这也是深圳+湘雅专家联合开展深圳首例创新术式。该肿物经综合研判,考虑为异位甲状旁腺。此次手术为患者解决了困扰多年的不明原因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问题,体现了医院在多学科协作处理复杂病例方面的综合实力。

多年病痛两度手术,甲旁亢持续未缓解

来自湖南的这位男性患者今年50岁,因肾功能衰竭已接受透析治疗十几年。自5年前起,他出现全身瘙痒、骨痛、骨质疏松以及顽固性高血压等一系列症状,被诊断为继发性肾源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他分别在2018年和2022年在当地接受了两次颈部甲状旁腺切除手术,术后复查iPTH(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指标波动在400-500pg/ml。

今年7月,复查发现他的血磷1.71mmol/L,血钙2.03mmol/L,iPTH(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飙升至1635pg/ml。通过ECT、SPECT及MR纵隔平扫增强+DWI等一系列影像学检查发现:胸骨柄后方前上纵隔内结节,考虑存在异位甲状旁腺组织可能。考虑需要手术治疗,患者慕名来到深圳前海泰康医院寻求进一步诊治。

多学科联合会诊,量身定制手术方案

由于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持续升高,已引发严重骨痛、皮肤瘙痒等症状,药物难以控制。若不进行手术治疗,长期高激素水平会进一步损害骨骼和心血管系统,甚至危及生命。

患者情况特殊,不仅伴有肾功能不全,心肺功能也较弱,再加上两次颈部手术史,颈部术区可能存在严重粘连问题,如何安全切除该纵隔肿物成为重要挑战。

据肾病学科伍锟主任介绍,该患者病程长、症状重,常规手术路径风险较高。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肾病学科联合胸外科、麻醉科及呼吸内科等学科进行多学科会诊,决定手术方案为经胸骨行纵隔异位甲状旁腺切除术加前臂甲状旁腺移植术。

创新入路,不经胸腔完成高难度精准切除

该纵隔肿物位于胸骨柄后方,空间狭小,肿物隐蔽,如果选择颈部入路,因患者曾接受两次颈部甲状旁腺切除手术且并发术后声音嘶哑,颈部术区可能存在严重粘连,局部解剖结构关系复杂,肿物与大血管关系紧密,稍有不慎可能会导致大血管损伤引起大出血;而选择经胸腔入路,由于肿物位置较高且与上腔静脉、无名静脉及头臂干动脉关系紧密,游离肿物风险较大,对肺功能也有一定影响。

胸外科陈开林主任表示,团队充分考虑了患者的心肺功能状况,致力于减少手术创伤,决定采取一种特殊入路——经前纵隔胸骨柄入路的手术方案,以降低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术中手术团队按计划行胸骨柄“T”字形切口,逐层游离暴露胸廓上入口,钝性分离胸骨柄后间隙,纵形劈开胸骨柄,撑开后,探查发现肿物位于上腔静脉、无名静脉与头臂干动脉之间的三角区域凹槽内,仔细辨别肿物与血管之间的间隙,团队完整切除了病灶,且术中出血量少,有效保护了周围重要血管。

紧接着,手术团队将切下的组织快速送检,确认后行甲状旁腺微小组织左前臂自体移植术。

手术现场

在多学科的默契配合和精细管理下,患者恢复顺利。术后当天即可下地自主活动,术后无明显疼痛,未使用止痛药物,第二天就拔除了引流管。

术后陈开林主任查房了解患者情况

术后患者与伍锟主任合影留念

伍锟主任表示,这类手术的成功依赖于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下各专业的紧密配合。陈开林主任也指出,此类位于纵隔的异位甲状旁腺较为罕见,手术难度较大,此次成功的经验为类似患者的处理提供了参考。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