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山区蛇口街道海滨社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青少年夏令营活动,本活动由“科学小发明探秘”、“拾趣自然”、“非遗创意小工坊”、“外出研学”、“青少年乒乓球活动”组成。从实践体验、自然体验、 艺术体验、科技体验等各方面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科学手工活动,以“理论+实践”的沉浸式模式推进科学教育。
活动教室里,孩子们专注组装手中的太阳能遥控车、空间站模型,看着一件一件组装好的成果,欢呼声与笑声交织在一起,成了夏日里最动听的乐章。
非遗手工活动让青少年在指尖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大家在指导老师讲解后,开始制作石英砂肌理画,造纸术等非遗手工,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技艺的浓厚兴趣。
为了拓展其知识视野,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历史文化素养,组织了一次涵盖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科普馆、南山区西丽垃圾分类科普馆和深圳博物馆的系列外出参观学习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学习,激发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垃圾分类习惯,并深刻感受深圳的历史文化与改革开放精神。
在西丽垃圾分类科普馆,青少年们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环保教育洗礼。生活垃圾的四分类方法以及后期运转、处理和再生知识,明白了垃圾“变废为宝”的可能性。环保小课堂则进一步强调了节约用水、珍惜粮食的重要性,号召大家成为垃圾分类的倡导者和行动者。
在红树林生态公园,青少年们首先参观了科普展览馆。馆内利用视频演绎、触摸互动、红外操控、油墨导电、动画捕捉等多元交互形式,孩子们了解了红树林植物发达的根系及其在防风消浪、净化环境方面的重要功能。 随后,大家来到户外观鸟长廊。深刻体会到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活动中,孩子们还通过自然观察笔记制作、趣味问答等方式,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深圳博物馆的《深圳民俗》展厅所呈现的区域民俗和客家文化,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面。而改革开放的记录则深深触动了大家,前辈们“不惧艰难,勇于开荒,打响了改革开放第一枪”的奋斗历程,让 青少年们深刻体会到今日深圳繁荣的来之不易,激发了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部分参观团还结合建党纪念活动,特别回顾了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历程,接受了红色文化熏陶。
本次系列活动青少年们收获颇丰。许多孩子和家长反馈,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希望今后能持续开展。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秦天 二审 王雯 三审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