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 | 用“自愿降薪”测员工忠诚度测出了啥?

读特评论员 谢仕亮
2020-11-09 22:55
摘要

对公司老总“倡议”的“自愿降薪”,员工如果不参与无异于主动给自己贴上“不服从”“不忠诚”的标签

公司收益良好,老板却发话“允许员工自愿降薪”?

近日在知乎上一则截图引发网友热议,截图对话显示,“今年公司效益良好,利润有较大增长。公司决定,允许员工自愿申请每月降低待遇的10%”。据报道,该公司为广州多益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群中发言者正是其创始人徐波。多名该公司员工向记者透露,“自愿降薪”言论为公司的服从性/忠诚度测试,类似测试在公司每年都会发生。

按理说,企业效益良好,利润有较大增长,员工的工资应该跟着水涨船高,即便不涨至少也能维持不变、保持稳定。奈何该公司的徐老板却不按常规出牌,喜欢反其道而行:设置一定的参与门槛,让入职2年以上的员工“自愿降月薪”。该公司此番有悖常理的操作实在令人费解。

细看徐老板对此事件的回应才得知,其“玄妙”之处在于“自愿直降月薪的员工,可以增加年终奖,最终提高总年薪”,并借此测试员工对老板对公司的服从性/忠诚度。倘若真如徐老板所言,那便与上一年“要求员工向其发100-500元感谢红包,事后又拒收全部红包且10倍返还”的游戏如出一辙。

如果牺牲小利可以博得更大利益,于员工而言可谓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涨薪”,精算者都知道这还“挺划算”。但如此绕一个大弯给员工“增福利”,怎么看都像是为了驯服员工来凸显企业老板的权威,有不尊重员工甚至玩弄、霸凌员工之嫌。何况谁又能知晓这个爱玩“游戏”的徐老板这回到底是在玩哪一出?

对公司老总“倡议”的“自愿降薪”,员工如果不参与无异于主动给自己贴上“不服从”“不忠诚”的标签。出于趋利避害的考量,很多员工只能主动申请“自愿降薪”,其中包含了多少被自愿的因素和违心的成分,每名员工的心里都有答案。想必很多人嘴里说自愿,心里却极不情愿。讲真,用此方式测出的不是员工的“忠诚”,而是员工“人在屋檐下身不由己的无奈”,是企业老板的虚伪和企业文化的畸形与另类。这种测试将适得其反,不仅难以增进员工的归属感,反而容易增加了劳动者的“离心力”。

事实上,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上述企业的做法并不合规。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福利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上述企业让员工降薪,所谓的“自愿”,实质就是充满胁迫意味的“一言堂”。

对此,劳动监察部门不妨主动介入,加强监管,促进企业提高法规意识,规范管理,强化与员工的合理合法的平等沟通,用制度和法律为劳动者撑腰,让“打工人”逼仄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

见习编辑 王子烨

(作者:读特评论员 谢仕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