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深圳观鸟协会理事罗时荣再次在深圳湾拍摄到一只特殊的蒙古沙鸻——这只因左脚掌缺失被昵称为“鸟坚强”的小鸟,已连续五年准时回到深圳湾越冬。 2021年8月22日,罗时荣在人才公园首次发现了这只特别的蒙古沙鸻。“它混在一大群鸟中格外显眼,左脚的伤处已经结成了一个球状疤痕。”罗时荣回忆道,“当时很担心它能否在野外生存,以为这可能是唯一一次相见。” 令人惊喜的是,这只残疾的小鸟展现了惊人的生命力。它不仅顽强存活下来,还每年准时完成迁徙。 “断脚严重影响它的奔跑速度,觅食也不如其他鸟儿灵活。”罗时荣解释道,“蒙古沙鸻通常需要在滩涂上快速奔走觅食,但它克服了这些困难。” “这简直是个生命奇迹!”罗时荣感叹,“它不仅完成了艰难的迁徙,还连续五年回到深圳,说明深圳湾湿地生态环境保持得相当稳定,为候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视频编辑 黎昭欣)

“鸟坚强”又回来了!连续五年赴约深圳湾

04-10 15:25 读特客户端综合
近日,深圳观鸟协会理事罗时荣再次在深圳湾拍摄到一只特殊的蒙古沙鸻——这只因左脚掌缺失被昵称为“鸟坚强”的小鸟,已连续五年准时回到深圳湾越冬。 2021年8月22日,罗时荣在人才公园首次发现了这只特别的蒙古沙鸻。“它混在一大群鸟中格外显眼,左脚的伤处已经结成了一个球状疤痕。”罗时荣回忆道,“当时很担心它能否在野外生存,以为这可能是唯一一次相见。” 令人惊喜的是,这只残疾的小鸟展现了惊人的生命力。它不仅顽强存活下来,还每年准时完成迁徙。 “断脚严重影响它的奔跑速度,觅食也不如其他鸟儿灵活。”罗时荣解释道,“蒙古沙鸻通常需要在滩涂上快速奔走觅食,但它克服了这些困难。” “这简直是个生命奇迹!”罗时荣感叹,“它不仅完成了艰难的迁徙,还连续五年回到深圳,说明深圳湾湿地生态环境保持得相当稳定,为候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视频编辑 黎昭欣)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