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年APEC主办城市终于尘埃落定。
在韩国庆州举行的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方正式宣布:将于2026年11月在深圳举办APEC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这一消息标志着深圳正式成为继2001年上海、2014年北京之后,中国第三个举办APEC领导人会议的城市。
这座平均年龄仅32.5岁的年轻城市,将向亚太地区21个经济体的领导人展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随行记者会上特别指出:“深圳即将成为APEC中国‘第三城’,正在为这场盛会做好充分准备。”
王毅外长在介绍APEC东道主交接环节时表示,中方愿以担任东道主为契机,同各方携手构建亚太共同体。这一外交表态凸显了深圳在亚太区域合作中的新角色。
正如王毅外长所言,“APEC历史上,《上海共识》、《北京纲领》都曾留下浓墨重彩的中国印记”,而2026年的深圳会议必将为这一系列中国印记增添新的时代内涵。

▲深圳市光明区虹桥公园。图源:图虫创意
国际媒体普遍认为,中国作为众多亚太经济体的主要贸易伙伴和地区产业链供应链重要支点,已成为APEC合作的重要支柱。选择深圳作为举办地,体现了对亚太合作方向的战略考量。
全球创新策源地:研发强度
与高新技术企业双领先
深圳被誉为中国“硅谷”和“南方科技中心”,这一美誉在其经济数据中得到了充分印证。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6.46%,稳居全国第一。 这一数字背后是深圳作为“全球创新策源地”的底气。

图源:图虫创意
近年来,APEC议题日益聚焦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 而深圳在这些领域的产业优势明显——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42.3%。
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等世界级企业云集深圳,形成了独特的创新生态体系。 这种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模式,正是APEC各成员经济体所关注和希望借鉴的。
选择深圳作为APEC举办地,可以让各经济体代表亲身感受创新驱动的中国方案,见证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突破与成就。




内地外贸第一城:一般贸易
与民营企业占比双高
2024年,深圳进出口规模达4.5万亿元,重返中国内地外贸城市首位,其中,出口2.81万亿元,增长14.6%,实现32连冠。

图源:图虫创意
值得关注的是,深圳的外贸结构持续优化。2024年,一般贸易所占比重提高到54.9%,民营企业进出口所占比重提高到70.1%,显示出外贸质量的不断提升,这一数据体现了深圳在外贸领域的强劲实力。更重要的是,深圳的外贸结构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跨境电商、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业态表现突出,代表了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深圳与APEC成员经济体的经贸联系尤为紧密。作为中国第一外贸大省的重要城市,深圳与APEC成员的贸易占其外贸总额的相当大比重。通过在深圳举办APEC会议,中国可以向亚太地区展示其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决心,以及在外贸转型升级方面的实践经验。
超级会展与交通枢纽:
全球最大会展综合体与高效通关保障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作为全球第二大、国内第一大的会展综合体,室内展览面积达50万平方米,为APEC会议提供了充足的场地保障。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夜景。图源:图虫创意
交通网络方面,宝安国际机场国际航线超过80条,四小时飞行圈可覆盖东亚、东南亚全部APEC成员。深港口岸群配合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使通关效率全国领先。
正在兴建中的深圳国际交流中心,位于福田香蜜湖片区,总建筑面积达47万平方米,包含21.6万平方米会议中心及配套酒店,最多可容纳超过1万人使用。 这些硬件设施为APEC会议提供了充分保障。
深圳已承办过2013年APEC中小企业峰会、2022年APEC中小企业工商论坛等APEC系列活动,形成了熟悉APEC流程的“市-区-场馆”三级服务链,积累了丰富的国际会议经验。
年轻城市的现代形象:创新活力
与国际化氛围的完美融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了深刻阐释,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深圳作为一座年轻城市,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从1980年的经济总量2.70亿元到2024年的3.68万亿元,深圳经济年均增长18.8%,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这座城市的成长历程本身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能够更好地讲述中国的发展故事。
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深圳的年轻化和创新特质更为突出。现代化的天际线,稳居全国一线城市前列的空气质量,都为国际媒体提供了优质的视觉传播素材。 这种城市形象有利于在国际上塑造现代中国的正面形象,并且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位置,能够充分展现“一国两制”下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独特优势。这同样是APEC平台所乐见的区域合作典范。
通过深圳这座“未来之城”,中国可以向世界展示开放包容、创新引领、合作共赢的国家形象,契合APEC倡导的大家庭精神。
随着APEC进入"中国时间",各经济体领导人纷纷表示期待明年共赴深圳之约,为推动区域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作出贡献。王毅外长指出:“与会经济体领导人积极支持中国接任东道主,高度赞赏中方办会理念。”
可以预见,当APEC各经济体成员的代表齐聚深圳,他们不仅将参与一场会议,更将亲身沉浸于一座城市如何从“科技应用场”成长为“创新策源地”的生动现场。
这里高度集聚的科技企业、高度活跃的民营经济生态以及与全球规则深度接轨的营商环境,本身就是探讨区域经济合作的最佳案例。
透过这场盛会,世界将看到的,不仅是一座“奇迹之城”的发展成就,更是一个更加开放、更具创新精神、并致力于在亚太大家庭中扮演积极建设性角色的中国形象。

统筹丨胡 文
作者丨胡津玮
编辑丨梁 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