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公示了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深圳入选企业数量达到了347家,位居全国第一。这个数据还意味着,深圳不仅拿下了增量第一,还将拿下总量第一!可以先看看下面这张图,这是此前主要城市“小巨人”企业数量排行榜(前6批),深圳以1026家名列第二,只比第一名的北京少了4家,比第三名的上海多了166家,几乎相当于“苏州+杭州”。新公示的第七批“小巨人”企业,深圳为347家,北京为250家,上海为215家,苏州为241家。杭州的数据没有查到,浙江省(不含宁波)为306家,宁波为92家。“小巨人”企业数量是动态的,此前公布的企业每隔3年要复核一次;目前第七批尚在公示中,个别企业或许最终未能通过。即便考虑到这些因素,也能推断出:深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总量将跃居全国第一。因为深圳增量大爆发,相对其他城市优势太明显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我国中小企业里的“优等生”和“排头兵”。在评选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其深耕某个领域的专业性、成长性、创新能力,还要考虑在产业链中的定位,主导产品应属于制造业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或符合国家十大重点产业领域。
“小巨人”企业是未来的独角兽,上市公司的后备队,经济领域的明日之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活力、发展后劲的重要指标。深圳拿下增量、总量的双第一,意义重大,说明深圳这些年在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发展后劲充沛。广东共有691家企业入围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位居全国前列。主要来自深圳(347家)、广州(127家)、东莞(65家)、佛山(48家)、珠海(38家)、中山(19家)、江门(12家)、惠州(11家)、肇庆(8家)、茂名(5家)、韶关(4家)、河源(2家)、阳江(2家)、清远(2家)、汕尾(1家)。深圳各区里,入选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靠前的是宝安、南山、龙岗、龙华,分别为102家、84家、53家、47家。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中,宝安区以102家的单批入选数量,成为全国首个单批“小巨人”企业破百的行政区,也将辖区“小巨人”企业总数推升至380家,登上“全国区县级第一”的宝座。
南山区在84家企业入选后,全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望达到374家。
如果把北京、上海等直辖市的城区纳入比较,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数量第一的城区是海淀区,第二是深圳宝安区,第三是深圳南山区,第四是上海浦东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