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外贸交出亮眼“成绩单”,领跑全国平均水平

综合开发研究院

07-21 15:45

摘要

粤港澳大湾区再次交出亮眼“成绩单”

粤港澳大湾区再次交出亮眼“成绩单”。今年上半年,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总值突破4.38万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不仅领跑广东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更创下历年同期新高。这份成绩单生动展现了大湾区经济强大的韧性与活力,为全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韧性十足:连续8季正增长的底气

翻开大湾区外贸发展的“韧性密码”,一条连续8个季度保持正增长的曲线格外引人注目。在全球贸易环境风云变幻的背景下,这份持续向好的成绩单尤为珍贵。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所长王振在接受大湾区之声记者采访时指出,大湾区展现出强劲的抗风险能力。一方面,市场韧性持续增强,传统市场基本盘稳固,新兴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另一方面,企业主体活力充沛,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协同发力,共同构筑起稳外贸的“双引擎”。

多点开花: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细读数据,外贸结构的“升级密码”同样精彩纷呈。新产业、新业态、新市场齐头并进,绘就出一幅“百花齐放”的活力画卷。

王振表示,内需市场的蓬勃生机令人振奋。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增长46.3%,电脑及其零部件进口大幅增长87.4%,这些亮眼数字背后,折射出大湾区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劲需求。而乳品、水产品等民生消费品超过20%的增长幅度,则生动诠释了消费升级的旺盛活力。

更令人瞩目的是外贸商品结构的持续优化,“含新量”不断提升。以“新三样”和无人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高速增长,充分彰显出大湾区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动能。这些新增长点正在重塑大湾区的外贸竞争优势,为未来发展注入新活力。

站在年中的时间节点回望,大湾区外贸的这份成绩单既有规模突破,更有质量提升。4万亿的体量固然可喜,但更值得期待的是其中蕴含的结构优化和动能转换。展望下半年,随着各项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大湾区必将交出一份更加精彩的年终答卷。


监制/胡翼 宋雪
主编/张蓓 
编辑/王亦佳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