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IC photo
7月16日,皮衣教主黄仁勋受邀出席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并参加相关活动。
这是黄仁勋今年年内第三次来华。
2025年1月,黄仁勋巡视深圳、北京、上海团队;4月拜会中国贸促会;如今再赴北京参加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全球首位掌舵4万亿美元市值企业的CEO,为何如此频繁造访?
谜底在7月15日揭晓:黄仁勋在北京宣布,美国政府已批准恢复H20芯片对华销售,“将立即启动发货”。同时他还官宣将发布一款名为RTX Pro的新显卡。这款显卡是专为计算机图形、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设计的。
▲7月16日:英伟达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黄仁勋晋升全球第六大富豪。图源:IC photo
短短三个月前,美国商务部刚将这款“中国特供版”AI芯片列入禁售清单,导致英伟达两季度损失135亿美元收入。
此次解禁对英伟达意义重大。
四年前,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高达95%,如今只有50%。黄仁勋曾警告,若失去中国市场,英伟达将损失500亿美元规模的未来业务。
黄仁勋此次带着两个对英伟达极其重要的“好消息”来华,有种顶流偶像出来营业回馈粉丝的既视感。
可是“粉丝们”这次还买账吗?
这就不得不提到,美国商务部长对于这次解禁H20芯片的态度了。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说:“我们卖给中国的不是最好的产品,也不是第二好的,连第三好的都算不上。”他明确表示,中国只能获得“第四级”芯片,美国企业则使用最高端产品。
卢特尼克揭示了美方真实意图:让中国开发者对美国技术“上瘾”,持续依赖美国技术。他毫不掩饰地说:“你得卖足够多的芯片给中国,让他们的开发者对美国技术上瘾。”
这种策略背后有着精密的战略考量。一方面,通过销售性能受限的芯片,满足中国市场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阻止中国获取顶尖技术,同时让中国企业形成路径依赖。
H20芯片的解禁远非简单的商业决策,而是美国精心设计的技术管控策略。
“温水煮青蛙”效应正在形成。
H20作为特供版芯片,性能仅为英伟达旗舰产品H100的15%-30%,根本无法满足万亿级大模型训练需求。但它的存在可能延缓中国自主研发的步伐。
▲英伟达。图源:IC photo
此次解禁还涉及地缘政治交易。多位消息人士指出,H20销售解禁与中美在稀土、永磁体出口谈判中的让步密切相关。美国议员卢特尼克更直接声称“H20销售是稀土协议的一部分”。
H20解禁给中国芯片产业带来复杂影响,短期看,依赖英伟达CUDA软件生态的中国企业如腾讯、阿里将获得喘息。H20虽然性能有限,但能缓解推理场景的算力短缺。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H20是“别人给的糖”,自己种的树才是根基。长期依赖将削弱中国芯片自主创新能力。美国保留的“许可证制度”意味着政策随时可能反复。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那句“让中国开发者对美国技术上瘾”的自白,终将成为中国芯片产业最有效的清醒剂。
其实在H20芯片禁令期间,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国产芯片市占率飙升(寒武纪Q1营收同比暴增4230%),华为昇腾云已适配160多个大模型;寒武纪与DeepSeek等主流模型实现兼容。国内GPU厂商正抓着过去三个月真空期的机会,朝H20痛打。
黄仁勋对此心知肚明。他在CNN采访中承认:中国已具备足够算力,无需依赖美国技术;限制政策反而加速中国自研芯片发展。这一判断点明了中国芯片业的真实处境。
中国科技自主化趋势已成定局。华为910C芯片计划于近期大量出货,其性能通过双910B处理器集成,已接近英伟达H100水平,其计算能力和内存容量均为910B的两倍,并具备逐步优化的特点。
昇腾芯片现在火到什么程度? 2025年一季度刚出货60万片,就被巨头们瓜分一空。 字节跳动为了训练下一代大模型,一口气囤了5万片;阿里云给车企客户卖算力服务,昇腾芯片成了“套餐标配”。
在自动驾驶行业,特斯拉用英伟达方案,一块Drive Orin芯片卖4000美元,而华为昇腾方案的成本只要一半。小鹏、理想原本依赖英伟达,现在全在测试昇腾芯片。有车企工程师吐槽:“高通和英伟达以前随便涨价,现在华为把价格打下来,他们终于肯降价了。”
中国数据中心加速卡市场国产份额从2023年的14%跃升至2025年的34.6%,预计2027年中国的芯片制造能力将占据全球市场的40%。
未来胜负取决于国产CUDA生态替代与先进制程突破,美国政策反复性仍是全球产业链的最大不确定性,而禁售期的“应激创新”已为这场持久战奠定关键基础。
这场围绕硅基智能的博弈,胜负远未落定。
作者丨叶 梅
编辑丨梁 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