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假文旅产业:从“流量狂欢”到“价值深耕”的范式转型

城市快讯

06-16 17:03

摘要

从“观光”到“沉浸”的场景革命科技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游客的体验方式

2025年暑假,中国文旅市场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当“跟着苏超去旅游”成为Z世代毕业旅行的热门选择,当湖北宜昌的水上运动赛事与三星堆的数字文物VR体验共同点燃消费热情,文旅产业正从“流量收割”转向“价值深耕”。

技术赋能体验:从“观光”到“沉浸”的场景革命

科技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游客的体验方式。湖北省博物馆推出的《穿越青铜纪》VR项目,让观众通过虚拟现实感受越王勾践剑的千年历史;许昌曹魏古城与网易游戏《率土之滨》合作的“率性三国”主题活动,通过NPC互动、剧本杀等形式,让游客“穿越”至三国时期。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游客的参与感,更通过社交裂变扩大了品牌影响力。

在体育文旅领域,技术赋能同样显著。湖北宜昌的新能源汽车拉力赛、孝感的青少年游泳比赛,通过无人机直播、5G实时互动等技术,将赛事的观赏性与参与性提升至新高度。数据显示,2025年“文旅+体育”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万亿元,技术驱动的体验升级是核心驱动力。

消费升级驱动:从“打卡”到“复游”的价值重构

Z世代的消费行为正在重塑文旅市场的底层逻辑。毕业旅行中,“05后”群体不再满足于“睡几晚”,而是追求“融入式体验”:在景德镇“沉浸式”烧陶艺、在侗族木楼学做酸汤鱼、边打工边旅行。这种“长租式”旅行模式,使民宿预订量同比增加三成以上。

家庭亲子市场同样呈现深度化趋势。牡丹江市西安区温春镇鲜花港的“草坪大狂欢”、峰悦中兴汽车营地的无动力乐园,通过科普课堂、动物互动等形式,将教育与娱乐结合,满足家长对“自然教育”的需求。数据显示,2025年亲子游人群规模同比增长12%,家庭游客更倾向于选择能提供差异化服务的乡村游产品。

区域竞争加剧:从“同质化”到“差异化”的品牌突围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区域文旅品牌正通过差异化策略实现突围。许昌市以“三国文化”为核心,推出“曹魏惊鸿·许昌颜色”汉服主题集、三国主题游戏全球玩家嘉年华等活动,将城市文旅IP与游戏、电竞深度绑定,吸引全国超120支战队齐聚。这种“文化+科技+娱乐”的跨界融合,使许昌在“五一”假期接待游客512.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0.2亿元。

四川省则依托“大熊猫+三星堆”双IP,推出“百里百景”线路,将大熊猫基地、三星堆遗址与雪山温泉串联。2025年,四川接待入境游客229.30万人次,成为内陆省份中热门入境游目的地。这种“资源整合+品牌联动”的模式,为区域文旅发展提供了新范式。

可持续发展挑战:从“短期爆红”到“长期运营”的平衡术

尽管文旅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但可持续发展仍面临挑战。部分网红项目因缺乏文化内涵,导致“打卡热、消费冷”;一些景区因过度商业化,破坏了游客体验。专家指出,文旅项目的长期运营需平衡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例如,四川三星堆通过“考古盲盒”、VR展陈等技术,将文物活化与商业开发结合,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创造了经济效益。

在乡村旅游领域,可持续发展同样关键。牡丹江市西安区打造的“临江·印象”农文旅融合产业示范园,通过知青主题街区、鹿园、百鸟园等项目,带动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这种“文化+农业+旅游”的模式,为乡村文旅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路径。

文旅产业的未来:从“流量经济”到“价值经济”

2025年暑假文旅市场的变革,标志着行业正从“流量经济”转向“价值经济”。政策红利、技术赋能与消费升级的合力,推动文旅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只有那些能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提供差异化体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正如许昌市文旅局局长所言:“文旅的终极目标,不是让游客‘来过’,而是让游客‘再来’。”在这场范式转型中,中国文旅产业正书写着新的篇章。

来源:快资讯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