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由深圳报业教育传媒集团主办的第二十一届文博会“数智赋能・i 未来”沙龙活动在新媒体大厦举行。来自深圳中小学、高校、科研院所、教育机构和新兴产业学会的教育从业者、校长、学生代表、科学家和负责人齐聚一堂,探讨“媒体+教育+科技”产业的融合之道,为青少年成长与科技创新助力。活动中,15所深圳中小学获授第三批“科技小记者基地校”。

文博会肩负着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使命。深圳报业集团作为承办方之一,旗下的教育传媒集团在“文化 + 教育”领域深耕多年。在科技的浪潮中,深圳报业教育传媒集团始终走在前沿,自2023年起,一直致力于培养未来的科技之星,打造未来产业人才孵化器,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科技的海洋中探索成长。由深圳报业教育传媒集团打造的未来产业人才孵化器平台,更为孩子们提供了全方位的科技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在虚拟与现实的交融中开启科技探索之旅,为孩子们的科技探索之路保驾护航。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科技教研员吴良辉出席沙龙并为“科技小记者基地校”授牌。第三批15所科技小记者基地校集体亮相,开启了“媒体+教育+科技”产业融合的新征程。深圳报业教育传媒集团总编辑陈励在致辞中表示,科技小记者基地校的建立,也是积极响应深圳市教育局“每周半天计划”的有力抓手,期待学生通过学习调研提出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寻找答案,以传媒的方式传递思考,从而提升自身的观察思辨、表达合作能力,也成为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明日科技之星。

广东教育协会创新教育专委会理事长、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刘青松在致辞中表示,真正的科普需要真正的科技知识作为基础,通过教育与传媒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在此过程中传媒的作用更加需要重视。从“媒体+教育+科技”的概念理解出发,刘青松谈到,科学家不能抱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懒惰思维,要与传媒相携相长,才能更好地通向未来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他介绍,当前,南方科技大学在科普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科普、科幻的“三科文化”,目的是形成一条信息流,促进社会和产业的发展。

刘青松告诉在场的科技小记者们,“你们对目前科技的理解,决定着未来社会的发展”,要及时理解科技和教育界的变化,同时也把自己打造成一名优秀的宣传员,然后“通过群体的力量做成大事”。小记者们实地了解科技动态,发出他们的心声,并以此转化为青少年发现科技、参与科技、提升能力和创造力的力量,为中国科学事业做出贡献。

作为第三批“科技小记者基地校“代表,深圳市格致中学高中部负责人、教学处主任何冠彬介绍了学校科技教育的发展路径。他谈到了在“每周半天计划”活动中,孩子们参观发动机残骸、研究歼15战斗机模型的状态:看这些时眼神是充满光的。他相信,加入科技小记者项目能够为学生科技学习播撒通往未来的种子。

首批科技小记者、深圳市荔园外国语小学的熊泽霖曾主持首届科技基地校授牌仪式。他表示,科技小记者的任务,让他理解了科技赋予自己的使命,懂得了科技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连接世界的语言,也是AI智能机器人抱抱和孩子们互动时有温度的爱。他也提到一件最令他难忘的事:在参与家庭教育AI研发时,他和老师们为有需要的小朋友们设计情感安抚系统。当听到工程师叔叔说,“你们的一个小小的构思可能会改变一个家庭时。”他突然明白代码里也能长出公益的枝芽。“成为科技小记者这段经历,让我懂得真正的科技之光不在于它有多先进,而在于能否成为温暖他人的火种。”他说。

同济大学航空与力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飞行器工程研究所所长沈海军在视频致辞中谈到三个关键的词:好奇心、行动力和创造力。他表示,文博会科技小记者基地校授牌仪式,让他感受到深圳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重视。他希望科技小记者们像同济大学航空与力学学院的学子们一样,用跨学科的思维打破边界,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领域,让深圳制造升级为深圳创造。

深圳市低空经济科技学会会长刘祖兴在视频发言中谈到了科普教育的三个方面,即培养科学兴趣爱好、锻炼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发展社会责任意识。她说,低空经济涉及到多个领域的学科,能够让青少年理解科技的系统性、关联性和交叉性,引导青少年理解知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低空经济在应急救援、生态保护、智慧城市的建设实战中,为青少年理解科技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现实载体,现实中的无人机送血、无人机应急通讯等,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科技发展的社会效益,通过案例教育,让科普教育实现科技认知到价值认同,培养孩子们科技向上的价值观和使命担当。刘祖兴还指出,在实践中,要区分不同的科普和教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重点。

智谱 AI 副总裁、聆心智能首席执行官郑叔亮以《大模型有大爱》为题做了分享。他介绍,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从自我认知、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层面,通过运用科学手段和AI技术,帮助学生发展认知,快速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成长闭环。他介绍了心理大模型emohaa的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该模型基于心理咨询理论训练,具有较强的倾听、情感映射、共情等能力,实现疏导、支持、陪伴,能够覆盖教育和儿童成长问题相关话题。基于该平台的教育实践,目前能够满足区、校管理者,心理教师、学生和家长四种使用者的不同应用需求,同时还能提供“一生一策”等个性化定制服务。


沙龙对话环节由陈励主持。北京大学深圳系统芯片设计重点实验室教授何进,思珂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彭少霖,北京爱宾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乔宝亮,深圳市品牌学会执行会长、深圳特区报智库专家李朝曙一同畅谈了“教育+科技”的发展未来,为科技小记者如何培养指明方向。


Hi World 全球青少年创意年展(下称”Hi World”)是思珂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大品牌项目,今年首次在文博会亮相。彭少霖谈到,在本届高交会上,参展学生以《黑神话·悟空》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热为契机,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走向世界的议题,并自己创建网站,在青少年群体中做了再次传播与分享。现场,科技小记者也将进入会场与Hi World 全球青少年创意年展中国站2025联动,他希望通过这一种子计划,沉淀技术,共享经验,让科技小记者们走得更远。他说,通过加入PBL项目式学习方法,SKT能够提供给学生真正的场景,帮助他们发现真实的问题,并交给他们真正的任务,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成长。他期待与深圳报业集团加强合作,推动包括生命、健康等领域的公益项目,让更多青少年参与实践。

何进表示,对深圳高等学校界科学家、科技工作者来说,一方面要着重攻克前沿科技、尖端技术,解决科学的问题,另外一方面也要做好科普工作,和基础教育工作者一起努力,为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教育强国贡献一份力量。

乔宝亮从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出发,在分享中谈到了具身智能对于学生教育的重要意义。他说,未来具身智能将会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领域,一旦突破成本瓶颈,就会面临飞跃发展。他期待未来能以具身智能带领青少年教育走向更加广阔的空间。
“快速、大力培养科技小记者对这个时代刻不容缓,且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李朝曙从实践出发,谈到儿子作为一名“编外”科技小记者,参与火星生存计划的设计项目,并在比赛中获得三等奖的经过。他表示,许多科学家在科研工作中经历着表达能力的考验,这说明将自身的科学实践高效、有力地推广出去是科学家普及研究、进一步转化成果的一部分。他说,“科技小记者”项目对于当下青少年素养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让每个孩子能由科学思维和科技分析、表达、创新能力,实现科学转化,为国家未来培养更多科技人才。

(共53所)
1.深圳市福田区益田小学
2.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深圳学校黄埔学校
3.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深圳学校
4.深圳市福田区南园小学
5.深圳市福田区福华小学
6.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实验小学
7.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三小
8.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一小
9.深圳市南山文理实验学校(集团)科创学校
10.深圳市南山区南油小学
11.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
12.深圳市罗湖区东晓小学
13.深圳市松泉实验学校
14.深圳市罗湖区莲塘小学
15.深圳宝安中学(集团)
16.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第二外国语学校
17.深圳外国语学校宝安学校
18.深圳市宝安区裕安学校
19.深圳市龙岗区千林山小学
20.深圳实验学校坂田部
21.深圳市六约学校
22.深圳市龙华区未来小学
23.龙华民中集团民新学校
24.深圳市光明区凤凰城实验学校
25.深圳市坪山区马峦小学
26.深圳市坪山区锦绣实验学校
27.深圳市坪山区六联小学
28.深圳市坪山区中山中学
(注:2024年5月25日上述学校已挂牌)
1.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实验学校
2.深圳市南山外国语集团文华学校
3.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南山)实验一小
4.深圳市南山区桃源小学
5.深圳市南山区后海小学
6.深圳市南山区同泽学校
7.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
8.深圳市南山区海裕小学
9.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坪山学校
10.深圳市宝安区西湾小学
(注:2024年10月17日上述学校已挂牌)
1.深圳市格致中学
2.深圳市福田区石厦学校
3.深圳市水田小学
4.深圳中学梅香学校
5.深圳市草埔小学
6.深圳市宝安区湖光学校
7.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小学
8.深圳市红桂小学
9.深圳市福田区上步小学
10.深圳市福田区新洲小学
11.深圳市景龙小学
12.深圳实验学校国际部/深圳新哲文院
13.深圳市福田区红岭教育集团园岭中学
14.深圳市福田区红岭教育集团深康学校
15.深圳市福田区红岭教育集团华富实验学校
(注:2025年5月23日上述学校挂牌)


记者 | 程玉珂
新媒体编辑 | 罗珊滢
带你发现更多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