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时照:“绿蚁”是个什么鬼?

丁时照

05-14 09:30

摘要

读白居易“问刘十九”,深感人间值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读白居易“问刘十九”,深感人间值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天色已晚,天将下雪,新酿的酒在泥火炉上温着。外面寒冷刺骨,室内温暖如春,酒色流香。小刘老友,来整一杯?

白居易的诗素以通俗易懂、平白如话而为人称道。宋·惠洪《冷斋夜话》载:白乐天每作诗,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老妪能解”。

这首“问刘十九”应该老小都能解吧?之所以不太确定,是因为“绿蚁”这个词。字面上看,“绿蚁”就是绿色的蚂蚁。字里来看,应该是借代指酒或者与酒相关的物事。翻阅众多的注释,约定俗成的解释,是指酒面上浮起的绿色泡沫。这种泡沫细小如蚁,因此得名“绿蚁”。“学习强国”的趣味答题中就有一道题:绿蚁是指什么?标准答案是:绿色的泡沫。

真的是这样的吗?

如果从酿酒的工艺来追根溯源,就容易弄清楚“绿蚁”所指。中国传说中的“酒神”有两位,一是仪狄,一是杜康。“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醪,是未滤出渣子的酒;秫,是用作酿酒的高粱。古今中外,所有供人饮用的酒都要经过酿造。现在的高纯度白酒,是在酿造的基础上引入了蒸馏法。

早些时候,比如早到白居易时候的唐朝,生产没有达至规模化,蒸馏法也远没有普及,大多数都是农家在腊月里自酿自制米酒。白居易的好友元稹诗云: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后世陆游也说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这种酒,在长江流域还古法犹存,就是我们常说的醪糟,亦称之为酒酿,或者浮子酒,是汉民族传统的特产酒。酒酿的主要原料是糯米、酒曲和水。酿造时间一般在冬腊月,制作方法不复杂。将浸泡后的糯米放在木甑里蒸熟,待凉后加入酒曲搅拌均匀,放入陶盆中将糯米压实,挖出一个酒坑,外面裹上衣服被子等保温发酵。几天后,醪糟酒就做好了,气味芳香,味道甜美,酒味不冲鼻。吃的时候,连着酒糟和酒水一起煮鸡蛋,加红枣,枸杞等,就是待客的美食。

如果只要酒水,不要酒糟,就接着发酵。这时,糯米就空了,酒糟表面有白色的或者绿色的绒毛,酒味浓烈。后来,就有专门制作只要酒不要糟的酒曲。酒成之后,过滤掉酒糟,剩下的,就是让人飘飘欲仙的“新醅酒”。看到这里,就明白“绿蚁”是什么。“绿蚁”是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的细长的酒糟,色微绿,细如蚁。如果“绿蚁”是指浮在酒上的绿色泡沫,形状上说不过,泡沫不定型,像什么都可以,唯独不会像蚂蚁。时间上说不过,泡沫转瞬就消失,一碗表面什么都没有的酒,哪来半点“绿蚁”的影子?

在古代,酒的叫法很多,和绿蚁相关的叫法有浮蚁、香蚁、碧蚁。绿蚁后来延伸出多个用法,如蚁绿(绿色的液体酒)、蚁尊(酒杯)、蚁瓮(酒坛)等。

白居易的别号是“醉吟先生”,诗酒自娱。他写的诗多,喝的酒多,断断不会醉眼迷离中将泡沫看成蚂蚁的形状,只会将长有绿毛的酒糟名之为“绿蚁”。

因此,“绿蚁”的正解应该是:“浮在酒上的绿色酒糟”。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