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誉归来,回到梦开始的宝安!
5月8日下午5时12分
斯诺克世锦赛新科冠军赵心童
搭乘ZH888航班
从伦敦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并在机场受到众多粉丝与媒体的热烈欢迎
赵心童在机场接受采访时表示
拿下世锦赛冠军后
自己未来会放松心态
从零开始、继续努力
当日下午4时左右,众多亲友、粉丝和媒体便来到机场国际航班到达出口等候。下午5时12分机场大屏显示,赵心童乘坐的航班平安抵达。5时41分,这位斯诺克新科世锦赛冠军戴着口罩出现在国际航班到达出口,前来接机的亲友、粉丝、媒体立即奉上鲜花和礼物,令赵心童有些“受宠若惊”。
赵心童在机场受到众多媒体和粉丝的热烈欢迎。
他在现场短暂的采访中表示,自己此行将会回到宝安松岗的家中看看,夺得世锦赛冠军后,会从零开始,“慢慢来,继续在斯诺克上取得更好成绩。”他还特意解释了夺冠捧杯时打开奖杯盖子的情景,“其实里面什么都没有。”回忆儿时自己穿轮滑鞋比赛的画面,赵心童表示,“因为自己当时身高不够。”
球迷们带着鲜花和自制的海报,早早来到机场等候接机。
现场接机的还有深圳斯诺克界的众多代表,全国冠军、好友梅西文表示,赵心童儿时就有出杆节奏快、感觉好的特点,很有天赋,且在待人接物方面做得很好。梅西文表示,尽管赵心童此前曾夺得英锦赛和德国大师杯冠军,但世锦赛考验更大,赵心童表现得很沉稳,这对亚洲、中国的斯诺克运动是巨大的推动。
赵心童1997年于宝安松岗人民医院出生,从小在松岗东方社区长大,曾先后就读于松岗第一小学(原松岗中心小学)和松岗中学,父母皆为宝安医务工作者。此番载誉归来,这位28岁的新科冠军直言:“回家第一餐想吃烧鹅。”
赵心童斯诺克世锦赛“封王”
意味着什么?
北京时间5月6日凌晨,2025年斯诺克世锦赛落下帷幕,深圳宝安选手赵心童一举夺冠,成为中国首位、也是亚洲首位斯诺克世锦赛冠军。
对中国斯诺克来说,这一胜利填补了中国在该领域最高荣誉的空白;对深圳宝安这座“冠军之城”而言,赵心童的强势“封王”也再度验证了这片湾区沃土的体育基因。
赵心童在比赛中(来源:新华社)
20年前,斯诺克中国公开赛首次来到北京,时年18岁的丁俊晖持外卡参赛,成为首位获得排名赛冠军的中国球员。彼时8岁的赵心童在电视机前收看了赛事直播,“我小时候的目标就是想成为丁俊晖那样的人。”赵心童说道。
赵心童旧照
20年后,从以业余球员身份复出,到连过四关晋级世锦赛正赛,直至最终夺得世锦赛冠军,赵心童在9场比赛中赢下111局,创造了世锦赛夺冠最多局数的纪录,成为中国首位、也是亚洲首位斯诺克世锦赛冠军,以及斯诺克史上首位从资格赛打进决赛的业余球员。
英国《卫报》指出,这是世界台联自1977年实行排名系统以来,首次为单一球员调整积分规则。世台联主席弗格森则亲自回应称:“之前业余球员从未在单个赛季获得如此之多的积分并打入前64名,赵心童现在做到了。”
开放包容的生态
孕育“不设限”的人生
斯诺克运动起源于英国,其进入中国的第一站在香港,因地理位置优势很快传入深圳。深圳开放包容的城市特质,为斯诺克运动提供了肥沃的发展土壤,丁俊晖、徐鑫建、田鹏飞等众多名将的成长经历均与深圳有着不少渊源。
教育理念的包容,也与这座城市的气质高度契合。“条条大路通罗马,未必一定要‘卷’学习,而是要多发掘孩子身上的特长。”对于赵心童的选择,他的初中任课老师吴金凤坦言心中虽有忐忑,但仍全力支持。
斯诺克世锦赛的强力夺冠,让赵心童成为继乒乓球世界冠军林高远之后,第二位在世界锦标赛登顶的宝安运动员。这座培养输送了林高远、黄博凯、曾蕊等多名国字号选手的城区,再度被推向世界体育的聚光灯下,破译这份“冠军基因”的钥匙,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深耕。
近年来,宝安以打造体育强区为目标,构建起了覆盖竞技体育全周期的培养体系。目前,宝安体校已设置田径、游泳、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近40个项目,女足、田径、乒乓球、武术、拳击、举重等多个项目在国家、省、市处于领先地位。
从黄博凯在巴黎奥运会赛场上创造中国选手最佳成绩,到曾蕊让中国女子三级跳远选手时隔八年重返奥运舞台,再到刘艳秋助力中国女足问鼎世界大赛,宝安健儿的出色发挥持续刷新着竞技体育顶级赛场的新高度。
资料图片
当无数怀揣梦想的孩童
在篮球场肆意奔跑
在台球厅专注挥杆
在棋盘前博弈交锋
一批又一批体育新苗
即将在这里破土生长
这条从宝安通向世界的体育“花路”
正等待新的逐梦者踏上征程
来源 | 宝安日报
记者 | 刘强 邢易知/文 宋璐/图
编辑 | 陶金
责编 | 王姝
(宝安日报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