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还是太超前了!
开辟“网约”护士新赛道
掌上预约,即时响应
14大类、64项专业护理服务送上门
满足市民多元化健康服务需求
将优质护理服务延伸到社区及家庭
“现在打开手机一键预约,护士就能到家服务。除了每周固定上门外,遇到突发情况也可随时线上咨询。”杨华(化名)为宝安区便捷的上门护理服务点赞,她目前在家照顾因病长期卧床的父母,宝安e护到家平台可以说帮上了大忙。
宝安区通过宝安e护到家平台
将“互联网+护理服务”扩展至
全区9家公立医院及下属222家社康机构
目前平台已注册高年资护士1166名
近一年为超过1万人次提供上门护理服务
实现服务范围全区全域覆盖
服务需求即时响应
01
掌上预约,护理到家
市民可通过“健康宝安”小程序、各医院公众号、i深圳App等渠道线上预约,并实现全程可追踪。下单后,手机可实时收到安排护士、上门时间、护士到家时间、服务项目、费用等通知。
“有时我外出买菜,都能知道护士给父母做了什么护理,很安心。”杨华说,服务完成后,平台还会推送服务评价邀请。统计显示,自平台上线后,患者满意度基本保持100%。
“宝安e护到家”小程序
提供多元护理服务
02
“医院2018年设立居家医疗服务部主要为出院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宝安区人民医院院长助理杨云智表示,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在广东等6省市进行试点,“医院根据自身工作特点,研发居家护理服务信息化平台,服务对象也从医院患者,逐步拓展到社区”。
目前,平台可提供14大类、64项上门护理服务,包括母婴护理、中医护理、伤口造口护理、检查检验、安宁疗护等,其中老年患者在服务对象中占比超八成。
03
打通费用补贴通道
宝安区卫生健康局联合民政、残联等部门打通费用补贴通道,享受民政补贴消费券的老人可直接用券支付相关费用;享受残联补贴的残疾患者在定点医院首次登记后,可在补贴额度内接受上门康复服务。深圳户籍失能、失智、严重慢性病、行动不便等建立家庭病床的患者,报销比例可达90%以上。
“我们跟踪调查了60位长期接受居家医疗服务的老年人,服务前后1年内,他们的急诊次数、住院次数、30天再入院率减少约50%,总医疗费用减少三分之二。”杨云智说。
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支撑,平台通过5G远程居家护理系统,将智能化医疗设备与现代化通讯技术相结合,居家护理师可为患者采集血糖、尿酸、心电图等,同步发送到医院心电、血糖等数据中心,直接出报告并记录入档。实现数据一键同步,医院全程可追踪。
05
AI赋能,科学规划
上门服务如何节省交通时间是最头疼的问题。“我们测算过,每次服务平均时间约四五十分钟,交通时间也差不多。”宝安区人民医院居家护理服务部护士长戴利告诉记者,他们把这个任务交给了AI,就近分配服务机构与护士、科学规划路线,交通时间压至20-30分钟左右,“AI还能根据护士懂的方言派单,让护患‘同声同气’”。
后台数据监测界面
平台还有一个由专科医生、全科医生、药师、康复师、营养师、社工等组成的多学科支持团队,能为居民提供家居环境评估,开展预防跌倒指导和辅助器具安全检查,以及个体化诊疗、营养及用药服务。
如今,居家养老成为新潮流
居家医疗服务需求也越发迫切
宝安区积极探索
大力推进 “互联网 + 护理服务” 模式
成功让专业医疗服务延伸至家庭
切实缓解了家庭和社会的照顾压力
为老龄化社会的健康发展
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宝安经验
审核 | 罗华
责编 | 李威
编辑 | 卓子涵
校对 | 贺靛婧
来源 | 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