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猫考生“落榜”,这个教育该跟上了

深圳少年派

2024-04-10 16:12

摘要

考研被刷不算稀奇事,此事为何激起“千层浪”?关键原因就在于徐某有虐猫的行为,触犯到公众最朴素的是非观。

近日

备受网友们关注的虐猫考生

以专业第一的成绩

进入南京大学复试

复试不合格

被调剂至兰州大学

最终因复试面试成绩不及格

未进入思政考核

不予录取

4月8日晚,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官网正式公布了202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拟录取名单,此前社会关注度很高的网传虐猫考生徐某某不在拟录取名单中。

公示信息显示,徐某某复试笔试成绩75分,复试面试成绩为56.17分。学院方面介绍,徐某某复试面试不合格、未进入思政考核。

据媒体早前报道,考生徐某某本科就读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不久前涉及一起虐猫事件。3月24日发布的《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细则》中,徐某某以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复试。在4月2日发布的《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成绩及总成绩》中,徐某某面试成绩则排在该专业倒数第一名,虽总成绩506.78仍为第一名,但在备注一栏显示,其复试不合格。

1

考研被刷不算稀奇事,此事为何激起“千层浪”?关键原因就在于徐某有虐猫的行为,触犯到公众最朴素的是非观。

虐待小动物并拍摄传播相关视频,无论是满足个别人扭曲的心理需求,还是背后可能潜藏的黑色利益链,都突破了道德底线、法律底线,断然不被现代文明社会所容。

如果这位考生最终因为虐猫而“落榜”,从相关规定上来说也是没有问题的。教育部《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而虐待动物显然属于一种品德问题。

事实上,高校对于虐待动物行为的处置,正呈现趋严迹象。

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通报学生范某某存在虐猫并在网上发布、转发他人虐猫视频情况,并予以退学

2023年,河南南阳理工学院通报学生李某某存在虐猫行为,并予以开除学籍处分;四川科技职业学院通报学生虐待流浪狗,并予以留校察看处分

高校不断向学生发出信号:尊重生命是最基本的价值观,同样是成长的必修课

2

此次风波也提醒我们,针对青少年和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确实应该加强了

在童年时期,一些孩子就会做出虐待动物行为,如捉到昆虫后把它们的翅膀揪掉、头扭掉等。

研究发现,这些残忍行为的背后往往反映出孩子处在心理压抑的状态。如果孩子处于一个不和睦、充满敌意或关系紧张的家庭中,父母的争吵、对孩子缺乏关爱,都会使孩子产生心理压力和紧张焦虑,为了缓解压抑,就会借动物来发泄其冲动。

自卑感和被歧视感也会导致孩子虐待动物。他们常会借虐待动物来表明自己的“强大”,弥补内心的自卑,寻找畸形的心理平衡,借虐待动物来吸引别人的关注,引起他人的重视。

教育学家发现,教育不当和不良环境同样会造成孩子的残忍行为。孩子的周围成人如父母、教师对人缺乏同情心,教育手段粗暴,常以体罚行为代替说服教育,潜移默化,孩子会习惯残忍行为。

今年两会,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代表带来了《关于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教材的建议》。他指出,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较为注重智力的开发和教育,对生命教育存在着淡化、软化、弱化等现象

青少年和未成年人虐待动物等事件频发,正体现出他们对生命没有敬畏之心和道德观念涣散、模糊的问题。

生命教育不仅与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密切相关,也包含着如何理解生命过程、如何处理与周围事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如何通过课堂教育,让孩子真正地学会敬畏生命、爱护动物,避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无疑是一个更深远也更厚重的课题。

3

除了虐待动物,近年来,有关学生失德失范的事情时有发生。成绩好可以是好学生的通行证,也可能变成“坏孩子”的保护色。这不禁引人思考: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蔡元培先生曾说:“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从古至今,在评价人才时,有夸人“德才兼备”的,也有批评“德不配位”的——“德”始终是一个重要标准。教育之重,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技能,更在于人格的塑造、价值观的培育

换句话说,社会发展需要更多健全的人、“大写”的人。从这个角度看,大中小学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上,用好思想品德这把“标尺”至关重要。

作为家长,也请您告诉孩子:在考场上答好试卷很重要,在考场之外答好思想品德这一“无形的试卷”更为重要!

来源 | 首都教育、广州日报、澎湃新闻等

新媒体编辑 | 派大星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深学APP|微信视频号
扫码关注
带你发现更多不一样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