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指出,要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从增加收入、优化供给、减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综合施策,激发消费潜能,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实施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政策,积极培育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这也是报告首次将“体育赛事”作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育消费是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在扩大内需、拉动就业、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促进境外消费回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带动城市文旅服务消费和商品消费的重要活动。伴随“十四五”规划中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要超5万亿目标的实现,体育消费市场潜力将逐步释放,2024年中国体育赛事供给有望更丰富,地方政府对举办体育赛事活动积极性也会进一步增加。同时,随着2023年全面恢复通关,港澳与内地双向奔赴日益热络,一幕幕文化旅游“双城记”成为大湾区旅游最大的特点。

//2023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南澳)海上龙舟赛(无人机拍摄)。新华社发(彭志刚摄)
我国体育产业规模持续增长。2013年至2022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增加值分别由1.1万亿元、3450亿元增加至3.3万亿元、13092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同期GDP的比重达到1.08%。2022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已达到金融产业的近七分之一、文化产业的四分之一、住宿和餐饮业的73%,充分展现出经济新增长点的发展潜力。


——场地、赛事、政策带动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
场地供给优化、丰富赛事活动、消费专项促进是吸引居民体育消费最核心的三大因素。围绕这三大方向,2022年体育总局印发了《关于体育助力稳经济促消费激活力的工作方案》,提出要落实落细稳经济促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深化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丰富体育产品和服务,激发体育消费活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各城市正在加速建设公共体育场所,积极打造“15分钟健身圈”,赛事供给除了重大专业级别赛事外,推出了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等各项线上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开展全国社区运动会、“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等主题健身活动。政策端则持续加快资金执行、优化政府采购、推动专项促进、发放体育消费券等举措均为体育消费持续释放红利。

//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帆船赛事也成为深圳体育一张亮丽的名片。晶报资料图片
——体育赛事带动全链条消费复苏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在一些领域完成了重大突破,在国家经济中成功发挥了“稳定剂”的效果。依托于我国优质的海洋资源和气候资源,摩托艇、风筝冲浪、帆船、桨板等多种海上运动逐渐兴起,动感与时尚兼备的海上休闲运动正成为旅游新的消费热点。中国海洋体育运动从传统的单一竞技内容,逐渐融合了互联网、文化、旅游、地方节庆等多方面内容,延伸到包括赛事举办、教育培训、海洋体育项目体验等多元化运作模式,形成了配套经营环节,也带动了餐饮、住宿、旅游观光、交通出行等一系列消费的增长,有效带动全链条消费复苏。
——深圳市以赛串链大兴海上运动产业
依海而兴、海陆并举是湾区的基本特征,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世界级的滨海、海上旅游资源。深圳作为滨海城市,近年来不断发力,充分发挥绵长海岸线及优质人文自然景观集聚优势,目前已积极引进国际级、国家级、省市级基地共15个,包括:“一带一路”中蒙体育文化产业深圳基地、亚洲潜水教学培训基地、国际动力艇协会大中华区总部、中国摩托艇运动协会深圳蓝极训练基地、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基地、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广东省珊瑚保育基地、深圳市摩托艇运动协会、深圳市铁人三项运动协会训练基地、深圳市社会组织赛艇运动委员会赛艇训练基地等;多个中国顶级水上运动俱乐部也纷纷落户深圳,包括奥运冠军乐靖宜潜水俱乐部、亚洲冠军巫荣华摩托艇俱乐部、帆船俱乐部、皮划艇俱乐部、桨板俱乐部、赛艇俱乐部等。2023年共举办了中国杯帆船赛、深圳杯海岸帆船赛、水翼帆板世界杯深圳站暨水翼帆板亚洲锦标赛、2023世界帆船对抗巡回赛深圳·宝安总决赛暨世界湾区帆船赛等50余项帆船帆板、赛艇、龙舟水上运动赛事,水上休闲运动产业已经成为深圳体育消费的新亮点。
——深圳促进文体消费稳定增长的思路和建议
一是推动业态融合。拓展“体育+文化”“体育+旅游”等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国内知名的全域旅游示范城市、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和亚太最具创新活力的国际滨海旅游城市;推动体卫融合,启动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和社区运动健康之家试点工作;加快体教融合,规范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加快体育与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大力发展数字体育。培育特色体育IP。发展定制、体验、时尚等体育消费新热点。通过培养文化底蕴,加强深港高校合作,打造深圳特色体育IP,培育深圳特色体育文化,拓展国际化视野。加强深圳体育制度文化建设,促进深港互动,举办海洋文化周,在扩大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营商环境的优化。
二是打造海上运动赛事之都。利用深圳山海之城的优势,大力发展水上运动,打造海上运动活动高地,开发摩托艇、冲浪、帆板等水上休闲运动产业,打造华南地区海上休闲运动基地,积极推广健康时尚的海洋城市生活方式,打造国际化城市名片。提升深圳马拉松、中国杯帆船赛、WTA年终总决赛、国际田联钻石联赛深圳站、世界湾区帆船赛、粤港澳大湾区帆船联赛等赛事办赛水平。引进更多契合城市定位和特质的高端赛事,力争每年举办30场以上国际体育赛事。吸引粤港澳大湾区帆船、赛艇等新兴体育项目和赛事,协助打造一系列大众业余赛事,形成核心赛事-职业赛事-大众赛事的赛事体系,大力推进建设高端赛事之城、智力运动之城和休闲运动之城。
三是完善海上运动活动主体保障措施。建设国际游艇旅游自由港公共基础设施,在深圳前海、南山、宝安、大鹏、盐田等有关区域内建设一批国际游艇港公共码头,在前海、大鹏设立旅游专用口岸,建立海上应急救助码头及配套设施。支持国际游艇旅游综合服务配套体系建设,制定金融支持国际游艇旅游自由港游艇产业发展政策、推动游艇融资租赁等新业态发展、设立游艇产业投资基金、开发游艇旅游相关保险产品。大力推动“自由行”政策落地落实,加强与港方的沟通协调,推动相关政策落地。优化游艇出入境查验、审批等流程,对外籍游艇提供每年183天停留期。探索游艇会和进出口岸“合二为一”新模式,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游艇旅游自由港建设,推动港方承认大陆发放的游艇操作人员相关证书,开通“深圳-广州”“深圳-香港”等航线,加快开展游艇租赁试点。放宽进口游艇船龄限制至五年,游艇核定乘员定额数至29人。
本文作者
罗晓玉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 城乡发展研究中心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