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携手清华,建设这所“无边界的未来大学”

深圳发布

2022-11-17 16:10

摘要

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泉水,零一学院将如何孵化颠覆性创新?

为推动科技创新,深圳除了大手笔招揽高端人才,更推动多元平台进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在15日开幕的西丽湖论坛上,被称为 “无边界未来大学”的深圳零一学院宣告正式开启运营,总部落地南山区,引起广泛关注。

据悉,深圳零一学院是在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以下简称“清华钱班”)的实践基础上,由深圳市委市政府发起、创建的一所公办创新型学院,通过聚焦全球未来科技战略发展方向,汇聚并开放全球顶级导师及科技创新育人资源,面向全球优秀大中学生,提供拔尖创新人才开放式贯通培养,是深圳加快人才高地建设的重要举措。

零一学院的学生们在进行科研项目创新实践

聚焦信息与智能等三大技术领域

学院重点面向三大前沿技术领域,即信息与智能、生命与健康、微纳与界面,持续跟踪技术前沿发展趋势,发掘不同时间周期的挑战性问题,根据主观意愿和实际能力将具备相应方面特长的学生和导师进行匹配,从而实现不同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

零一学院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245人入选零一学子及预科生

据记者了解,事实上,零一学院于2021年春季便已开始招生,低调试水一年多,其间举办了多期教学活动,吸引了数百名来自全国顶尖大学和中学的优秀学生参与其中。截至目前,共有245名学生经过选拔成为零一学子(大学生)和零一预科生(中学生)。

今年7月18日至8月6日举行的暑期学校,共有200多位创新少年,在“微纳与界面(Nano)”、“生命与健康(Bio)”、“信息与智能(Info)”三大领域,面向重大挑战性关键问题开展颠覆式创新研究。暑校分设“预科营”、“学子营”,面向不同研究能力背景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学生可以与院士级的大导师深入探讨“从0到1”科技前沿问题,经历密集的头脑风暴后,找寻内心想要解决的原创性“大问题”。

据悉,学院总部位于南山区,基地则坐落于坪山区,建有开放智慧实验室约5,600平方米,包括微纳米技术实验室,生命健康实验室、智能大数据实验室,机械装配实验室,未来电子实验室,可持续发展实验室、未来教育实验室等,供师生开展跨学科交流探索。

深圳零一学院面向全球优秀大中学生,提供拔尖创新人才开放式贯通培养。

推进与高校学分转化互认机制

中国科学院院士、零一学院创始院长郑泉水表示,中国下一个阶段需要更多的颠覆性创新,即从0到1创新。零一学院正是希望探索做一些从0到1的颠覆性创新。他指,现时零一学院是个非学历机构,长远则希望能够纳入学历教育。“探索不参加高考,直接颁硕士学位,给学生在高考之外,提供新的选择。”他认为,“高考是一个兼顾公平的评价体系,但可以思考如何在保障公平的情况下,有一个新的评价体系,让创新的孩子能够冒出来。”

据悉,学院正在推进与联盟学校学分转化的互认机制,支持学生所在大学将零一学院所获学分转化为本校学分。目前该学校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全国18所大学以及人大附中、清华附中、深圳中学、深圳外国语学校等30余所中学合作组建了创新教育联盟。

学院为何选址深圳?郑泉水认为,深圳的创新生态非常好,有很多愿意为基础研究投入的创新型企业,比如华为、大疆、腾讯、华大基因、比亚迪等。此前接受访问时他曾介绍,在“清华钱班”的大四学生有机会出国研学6-9个月,一般都会去到全球一流高校,但2016级中有9个决定不出国研学,改去华为做挑战问题实习,证明中国已经出现了一些能够让学生们留在这里要去解决的大课题,这让他充满信心。

专家:可藉港深资源产学研结合

“深圳零一学院的出现,一方面可能将改变整个国家工科人才的培养体系,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香港和深圳的优势资源进行产学研结合。”深港澳科技联盟顾问张克科也非常看好零一学院等创新型培养人才的模式。

张克科认为,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学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标准。“这是一个将大学资源与社会、市场对接的平台,对这些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跟着哪位导师做什么研究,未来有什么发展机会。”而这样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接连在深圳出现,张克科并不觉得奇怪。“深圳没有内地其他城市大学沉淀的包袱,同时深圳的发展也非常需要这样不走寻常路的创新型人才,可以说这是双方双向选择的必然结果。”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13年前,郑泉水在清华钱学森力学班担任创办首席教授,创建起了一个大工科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全新模式,培养了一批在力学和工程前沿交叉领域富有创造力的学术英才。

1年前,他带着“钱学森力学班”沉淀的实践经验,走出清华园,在深圳创办“零一学院”,以全新的办学机制,挖掘和培养顶尖的创新人才。

郑泉水他深信,深圳是实现梦想最好的地方。“深圳的未来,就是我的未来。”

郑泉水到底要在

深圳这座“梦都”实现什么梦想?

零一学院又将如何孵化颠覆性创新?

让我们感受这位院士

在深圳追梦的热情与执着。

(深圳卫视主持人对话郑泉水院士)

郑泉水“深圳梦想”的缘起

郑泉水想要在深圳实现的第一个梦想,可以从4年前说起。2018年,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超滑技术研究所成立,这是郑泉水在深圳市政府、坪山区政府和清华大学共同支持下创建的全球第一个结构超滑研究机构,致力于催生基于结构超滑技术的革命性产品,郑泉水担任创办所长。

此前他接受专访时表示,这是一个非常新的技术,诞生约十多年的时间,应用场景还很少,但深圳却下决心投资这一超前技术,所以这里拥有“全世界同行都非常羡慕的设备条件”。

最近,郑泉水有了新的梦想。2021年,郑泉水在深圳领衔创建“零一学院”(X-Institue),这是由深圳市委市政府发起、创建的一所公办创新型学院。郑泉水期待用创新的方法挑选出传统教育的“漏网之鱼”,并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最擅长做的事情,鼓励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发挥自己的才能,并做出一些实现从“0”到“1”的突破,可以改变世界的发明创造。

他说,清华“钱学森力学班”做了十几年,相当成功,再往前突破就需要相当大的制度创新。此外,创新人才不能只从清华学子中培养,而是要让更大范围的学生享有这样的教育机会,“我觉得深圳就是一个特别理想、特别理想的地方”,郑泉水重复了几次“特别理想”,露出一脸充满希望的笑容。

“零一学院”如何培养顶尖人才?

2021年,“零一学院”落地坪山开始招生,举办了多期导学课、暑校、冬校、创新科研体验营等研究型教学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中学生汇聚在深圳,聚焦微纳与界面、生命与健康、信息与智能三大前沿领域,由院士、企业家、创新领袖等作为导师,直面科技前沿挑战问题进行探索,经过选拔成为零一预科生和零一学子,纳入长周期贯通培养体系,开启登向科研创新顶峰的“天梯”之路。

按照郑泉水院士的话说,用创新的方法挑选出传统教育的“漏网之鱼”,吸收天才、鬼才、怪才和奇才,并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最擅长做的事情。“零一学院”注重“培长”,也就是充分锻造学生的“长板”,使它能够爆发出最大的创新能量。

“零一学院”有一套独特的选拔人才机制。清华“钱学森力学班”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一个五维人才评价模型,通过内生动力、开放性、勇气和毅力、智慧、领导力五个维度来去评价人才。零一学院”也使用这套评价体系,在这其中,郑泉水表示,内生动力最为重要,占考察比重大概为40%;开放性、勇气和毅力各占20%,剩下的两个各占10%。从中可以透露出,点燃学生内心对科学道路上求知的渴望是最为重要的。

记者采访了连续两期参与零一学院课程的学生黄润彬。他告诉我们,当时他和暑校的同学听了郑泉水的一堂课后,产生了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能否将超滑材料铺设在人的血管里面去解决血管堵塞的问题?对于这看似离奇的想法,郑泉水院士却非常支持。他说,当老师反对你的时候,你的想法不一定是错了,也有可能是他们老了。

“零一学院”是一所无边界的大学,学生依然是按意愿报考各自的大学,但是在“零一学院”做跨学科研究,是从具体研究问题的方向出发,而不是按学科分类。

郑泉水期望,未来能打造大概5到10所实验室提供给“零一学院”的学生,学生总人数可以达到约2000人,从15岁到35岁;在校导师200人左右,全世界各地的导师总共2000名左右,几乎能够达到师生比1:1的比例;学院还会和深圳的华为、腾讯、大疆等很多有雄心壮志的企业,包括想成为独角兽的企业合作。

“零一学院”未来有哪些全新的可能?

11月15日,深圳“零一学院”正式揭牌,总部落地南山,将和位于坪山的校区实现“南-坪”创新联动。南山集丰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和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产学研生态于一体,坪山拥有充足的产业发展空间和全域全链创新生态体系,这将为创新带来无限可能。

在西丽湖论坛期间,郑泉水再次接受专访,他对于“零一学院”的未来又有了新的谋划。

“零一学院”的英文名是“X-Institue”,郑泉水解读道,X代表未知,未知代表着开放,它是一个全新的形态。所以“零一学院”不是一个传统的大学,它是一个平台,是一个汇聚点,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跟现有大学组成一个更高版的大学。“这种大学是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这个机构本身就是从0到1的突破,所以它的使命是把全中国甚至全世界X型的学生,那些开放创新、追求自己梦想、敢于挑战的学生汇集到深圳来。”

而“零一学院”总部坐落的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目前是深圳高等教育资源和高层次人才最为集聚的地方。深圳刚刚成立的X9高校院所联盟,初期成员包括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鹏城实验室、“零一学院”、深圳科创学院以及未来将落户该片区的高校等。

郑泉水认为,这当中既有深圳本土高校、中外合办大学,也有老牌名校研究生院、系列科研机构。“深圳是中国创新最佳的地方之一,创新来自于未知,创新来自于多样性,深圳X9联盟也有助于零一学院吸引更多顶尖的老师和学生。”

谈到自己在深圳新的梦想,郑泉水眼里放着光。他笑着说道:“深圳就是想实现梦想最好的地方,因此我也把自己过去20多年专注的几项研究都放到深圳来了。深圳的未来,就是我的未来。我现在61岁,人生的前三十年在江西,最近三十年在清华,下面的30年在深圳,也许是60年。”

内容来源:香港文汇报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记者:李望贤 胡永爱

编辑:钟汝芳 王斯涵

审读:刘东博 刘春生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