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 | 一碗螺蛳粉,让世界品尝到丰富中国味
读特评论员 王森
2020-11-04 22:50
收录于专题:特评

据媒体报道,近日,外国网站网友评选出中国对外输出的“新四大文化”,其中螺蛳粉领衔榜首,后面三位则是广场舞、中国网文和网购中国商品。螺蛳粉海外走红,叫好更叫座。根据相关贸易数据,柳州螺蛳粉上半年出口已达750万元,为2019年全年出口总值的8倍,国外视频网站上网红纷纷带货,一时出现“一粉难求”的网络景观。

螺蛳粉是广西柳州街头的特色小吃,因为采用当地发酵制成的酸笋作为配料,所以远远闻起来有一股臭味。只不过和许多中国民间小吃一样,螺蛳粉也是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而且一旦熟悉了这种特殊的气味,还可能会对这种层次丰富的味觉、嗅觉体验“上瘾”。

尽管柳州有吃粉和吃螺蛳的传统,但螺蛳粉的历史并不久远,据考证,螺蛳粉也就是上世纪70年代末,趁着市场经济刚刚开始活络的势头,才出现在柳州的街头。这几年,随着我国人口流动加剧和信息传播迅速发展,吃起来方便、又刺激味蕾、价廉物美的螺蛳粉迅速圈粉,成为了与沙县小吃、兰州拉面、台湾手抓饼等并驾齐驱的地方小吃门类。

螺蛳粉“出圈”,进入国际老饕的视野,当然也是拜网红经济所赐——令人期待的真中餐、反差鲜明的嗅觉与味觉体验,这些吸人眼球的元素汇聚,螺蛳粉红得有实力,也成功抓住了疫情期间保持社交距离带来的短视频红利期。

饮食习惯可以折射出一个地区文化、社会、经济情况,美食也往往最能形塑人们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文明的印象。说起汉堡、薯条、可乐“老三套”的美式快餐,人们就会自然想到那个平民主义盛行,活在车轮上的国家;说起披萨、意面,大家难免想到《教父》里重视家庭观念的意大利人阖家团圆的图景;礼节繁多、讲究优雅的法式大餐和让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德国肘子、啤酒,自然也构成了人们对德法两国人个性迥异想象。崇尚平等也好,家庭观念也罢,精致和豪爽的生活态度一样,都是人类可以共通的情感,在情感共通中,人们就能建立与这个国家和文明的亲近情感。现在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给人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制造更多共情的可能,并由此吸引人们更深入地去了解中国。

一碗螺蛳粉的走红,有意无意间,就让世人尝到了丰富的中国味。过去,外国人大多知道中餐好吃,但实际上吃的却是“陈皮鸡”“左宗棠鸡”和“李鸿章杂碎”这些明显添加了美式风味的“假中餐”——尽管如此,靠“炒”这种中餐擅长的烹饪技巧,就已经征服了很多人的味蕾。不过,“假中餐”的盛行也无意间凸显了中华文化传播力不足的问题。

事实上,只要略有在中国生活的经验就会发现,所谓中餐,很难以几道菜来概括,鲁菜、川菜和粤菜的分别,甚至和法餐、意餐的差异相当,想要用程式化的美式快餐思维做中餐,做出来的就“没内味”。中餐里蕴含的生活哲学,更是博大精深,需要花上一番时间细细品味。螺蛳粉,这种“矛盾调和”的神奇食物,既有现代传播所需要的猎奇属性,也能很好地体现中餐烹饪善于融合食物特性,在味觉冲突中寻求统一的中式烹饪智慧,的确为老外们认识“真中餐”提供了一扇很好的窗口;若再细细品味、深入思考,从螺蛳粉身上,老外们或许还能发现中餐和中国文化的多元性,找到原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共鸣,从品尝“真中餐”开始学习做个“中国通”。

这扇窗口的出现,也体现出这几年中国对外传播综合实力的增强。坚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脚步更为坚定。如今,李子柒这样懂传播的网红和自信的新一代留学生们,学会了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掌握了把中国“好东西”推销给世界的技巧。而中国在食品工业和网络电商领域取得了领先优势,也为螺蛳粉进入世界市场,走上外国人的餐桌,提供了生产力保证。

一碗螺蛳粉的走红,有偶然也有必然,值得我们从中发现总结对外文化传播的规律,在中华文化中找到更多迷人的切入口,为世界了解中国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编辑 关越

(作者:读特评论员 王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