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新技能!坂田公卫中心“急救超人特训营”顺利收官

刘宇峰
08-28 18:30
摘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宇峰 通讯员 胡嘉怡 袁丽霞 

近日,由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主办的“急救超人特训营”活动正式收官。作为暑期急救科普专场,此次活动组织5期培训,面向辖区学生专门开设,共吸引200名学员参与。学员100%通过考核并获颁“急救超人”定制勋章及培训证书。

为打造专业化的急救科普队伍,坂田公卫中心经过层层遴选,组建了辖区首支青年急救科普讲师团,并构建起“课程开发—实操示范—机动带教”三级梯队架构。在本次特训营中,讲师团采用“三人搭档+每期轮值”机制,通过“理论讲解—实操示范—分组考核”一体化模式,确保每位学员都能在高度仿真的场景中获得系统、扎实的训练。结业学员普遍反馈,通过此次培训,不仅掌握了实用的急救技能,更提升了社会责任感与自救互救的信心。

心肺复苏术(CPR)培训是本次特训营的首个环节,旨在帮助学员掌握“黄金救援四分钟”与急救四步法的核心操作。讲师通过系统理论讲解和现场操作示范,完整演示了包括评估现场安全、指定人员拨打120并拿取AED、判断患者意识与呼吸、正确实施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以及AED使用等关键技能。此外,现场还设置了模拟真实急救场景的环节,让学员在紧张氛围中规范完成“黄金四分钟”救援任务,进一步巩固急救流程,强化操作记忆和应变处置能力。

为应对不同年龄段发生气道异物梗阻的风险,本次特训营专门开设了成人与婴儿海姆立克急救法培训。在成人急救模块中,讲师系统讲解并演示了站立式腹部冲击法,利用“剪刀、石头、布”的口诀强调手部定位与发力技巧;针对婴儿急救场景,讲师采用“背部拍击法+胸部按压法”交替使用的组合技法,让学员掌握婴儿体位调整与操作频率控制要点。除此之外,现场还设置了婴儿异物卡喉的情景,邀请学员加入合作式应急救援,帮助学员建立完整的急救决策流程,最终实现从症状识别到精准施救的闭环训练。

培训与演示环节结束后,学员进入最后的分组练习与考核环节,现场按照培训模块设置练习区和考核区。在考核专区,讲师团依托高仿真训练模型,对学员胸外按压的位置精度、按压深度、节律控制进行逐项矫正,确保动作规范精准达标;在互动练习区,采用角色互换教学法,让学员两两结对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实操演练,通过轮换施救者与被救者角色,在讲师实时纠偏下精准掌握手法要领。这种“个人实操+同伴互练”的双训练模式,有效构建起技能掌握与心理建设的双重训练闭环,实现学员急救技能与应急处置信心的双重提升。

本次“急救超人特训营”的圆满落幕,有效提升了辖区青少年的急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后续,坂田公卫中心将继续深化急救科普工作,助力更多青少年系统掌握急救技能,切实成为社区安全网络的重要支点,为构建更具韧性的健康坂田筑牢根基。

(活动方供图)

(作者:刘宇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