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著名小提琴家什洛莫·敏茨(Shlomo Mintz)的独奏音乐会将于6月25日在深圳音乐厅上演。
这次来深圳,他将拒绝“经典”,演奏中国听众并不特别熟悉的比利时小提琴作曲家尤金·伊萨伊(Eugene Ysaye)的6首奏鸣曲。
敏茨1957年生于莫斯科,身为犹太后裔的他,从小和父母迁居以色列。他最早跟随以色列名师伊洛娜·费赫尔学琴,11岁时在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的指挥下,与以色列爱乐乐团合作举办了首场音乐会。
获得俄籍美国小提琴家艾萨克·斯特恩的欣赏后,他被举荐至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1973年,敏茨第一次踏进卡内基音乐厅举行独奏音乐会。敏茨被誉为当代最杰出的小提琴家之一。敏茨以深厚的艺术造诣、丰富的舞台风格、娴熟的演奏技巧,深受音乐评论家和听众的喜爱。
虽然,近年来敏茨将自己精力更多地转向指挥,但他仍然会定期地以小提琴家的身份与世界著名指挥家和乐团合作。此外,他还是世界诸多国际艺术节的总监和国际大赛评委。
虽然敏茨曾经录制和演奏过众多巴赫、贝多芬、帕格尼尼等名家作品,但在本次音乐会上,敏茨将选择演奏中国听众不那么熟悉的比利时小提琴作曲家尤金·伊萨伊的6部奏鸣曲:G小调第一奏鸣曲、A小调第二奏鸣曲、D小调第三奏鸣曲、E小调第四奏鸣曲、G大调第五奏鸣曲和E大调第六奏鸣曲。
敏茨说,现代社会的观众虽然好像拥有很多音乐选择,但其实面对过多杂乱的信息常常会感到困惑,自己希望可以带给中国观众一些不一样的古典音乐作品,也希望观众可以在进入音乐厅之前,可以先去了解将要听到的作品。
“相比流行音乐,古典音乐的确很旧,它需要被保留,但不是在博物馆里,而是在音乐厅里。”敏茨说,自己并不排斥流行音乐,因为古典音乐并不与流行音乐相悖,“任何一种音乐形式里头都会有好有坏,好的音乐可以把古典、流行和其他音乐形式融合得很完美。”
编辑 多多